武林小说>军事历史>大明之雄霸海外>第1294节 打了条恶狼!

很赶,这么快派上用场,似乎很儿戏。

莫妄自菲薄,那时期实际上是愚昧年代,哪怕是号称使用滑膛枪不用弓箭的白皮,他们的滑膛枪射击训练简直就是敷衍了事。

在欧洲列强中,作为大陆国家,最讲究陆战的法国都很少进行滑膛枪使用的针对训练,轻步兵们只能到实战中去提高自己。直到拿破仑成为第一执政以后才有射击训练。足足到了公元1800年,拿破仑手下的部长贝尔第埃签发命令:要求法军新兵必须接受装填、操枪、瞄准、射击等训练,要保证上战场前实弹射击过几次。但是,事实上并没有足够的弹药和时间来保证充足的训练。

英军在这方面作得较好,但也只有30发实弹50次无弹丸射击。

现在是公元1653年,东方大明一个小山村民兵的训练实际上已经胜过了所有外国的正规军,他们有40发实弹和40次无弹丸射击

区区山村的民兵,比起前明崇祯朝的正式编制的官兵,射击的次数多得多。

换作是东南军普通士兵,在上阵前经历了了三个月的训练,至少有100发以上的实弹射击,而新明军也达到了80发以上的实弹射击。

每一颗子弹都是银元,银元化烟而去,也只有颜常武这样的战争狂人才舍得

作为中国人,骨子里的勤奋是毋庸置疑的,天才朦胧亮的时候,四十人的火枪队就已经出发了,由村长齐甲三亲自率领,他指挥作战,协同是的两个官兵,他们携带了二颗县衙给的黑火药炸弹,当然,作为长官,是由一个。

齐甲三问他们是不是少了点,俩官兵说仅在最后关头才用,能够不用就不用。

他们在昨晚召集队员们讲解了作战的战术,那就是伏击战、麻雀战

不要与优势敌人硬拼,这是军队的事情,保存自己,打击敌人

打顺风仗,不打硬仗,遇敌强大时,即撤

一些孩子比较天真,说和敌人拼了,而两位长官严厉地道:“这是王爷的旨意,他爱惜百姓生命,绝不允许你们这么做”

齐甲三非常赞赏这样的战术,他有阅历,不象那些劳资十八年后又一条好汉的年青人,他要求孩子们严格执行长官的命令。

清晨五点就出发了,大家熟头熟路,又是年轻人,九点时抵达了黑风口。

这时两山夹路,道路两边都是丘陵,草丛遍布,地势异常险恶,隐蔽性很好,正是伏击的好地方。

在那里,士官张继海找了一个山坡背坡处让火枪队埋伏,道路在此山坡边转折接近形,背坡临形的中间。

地方很好,路上行人都会在转折处放慢速度,有利于伏击。

火枪队并没有近着道路,而是伏在更远处的一条土沟里,只有齐甲三、张继海和齐鸣在高处观察。

他们隐藏在草丛中很难被发现。

道路上的蒙古骑兵不断,但多是往北而还,他们在撤离

喀尔喀骑兵大举进逼,大明岂能不备,九边地区进入一级战备,各城、寨、堡严阵以待,严防死守,各地方官守土有责,丝毫不敢松懈,各地坚壁清野,全力打击入侵者。

东南王是海贼一枚,做事不择手段,他要求,各军队指挥官、地方官的家庭都放在内地,美其名为不让他们分心,实际上是扣押了官员们的家眷为人质,可想而知,一旦哪个官员胆敢投降,他的家庭肯定付出严重的代价。

换作前明,文官们早把皇帝给喷得体无完肤,曰“君以国士待我,我当以国士报之。君以路人待我,我以路人报之。君以草芥待我,我以寇仇报之”,身为上位者,怎么可以不信任臣下呢。

于是前明文官们、军官们遇到强敌,不可抗拒时有的以身报国,也有的做了汉奸,沦为带路党,但他们的家人几乎没有付出代价。

而在新明的北方前线上,没有一个官员敢掉以轻心,更不敢与东南王讨价还价。

这样一来,上层人坚决抗战,明军遇强则守,遇弱则战,封锁道路,阻塞交通,蒙古骑兵就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时间推移,蒙古人心萌退意,想的是今年不行,明年再来。

黑风口的道路上不时有蒙古骑兵经过,而张继海一直没有下令火枪队攻击,他想干一票大的。

其实,他被外派,属于吃力不讨好的活儿,好好的,呆在军队里不好么,要跑到乡下,人生地不熟,靠那些泥腿子能有什么好处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张继海在军队里被排挤,他憋了一口气,他要给那些人看看,就算不在军中,他也能建功立业

中午时分,太阳高照,大家就在沟里吃馍,用军用水壶喝茶水。

条件艰苦,但无人抱怨。

军用水壶锡制,莫小看这件小金属器皿,搁以前,穷苦人家连衣服都穿不到,这些金属更不用拿得到。

这是齐甲三用村里的资金买的,这些资金正是卖掉烟叶的钱。

到得下午时分,但听得远处人喊马嘶,显然有大部队过来了。

张继海原本呆在沟里消息,挨人戮醒,赶快上到山头看看,但见得大队的蒙古骑兵,与之前过去的蒙古人相比,他们衣甲鲜明,高头大马,旗帜众多,金属武器齐整。

蒙古人并没有统一的辎重补给,装备是五花八门,一些部族穷到就是拿根木棍扯几尺布当旗帜,也有象现在的蒙古骑兵,威武的狼头大纛迎风猎猎吹动。

他们挟带了相当多的物资,一辆辆马车上琳琅满目尽是箱笼和袋子


状态提示:第1294节 打了条恶狼!--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