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明末汉之魂>第五百三十八章:忠义堡

流寇破了林县打垮了邓玘总兵官率领的六千川军声威大震,在这个盆地得又到了大量人口和粮食补充,声势浩大。

他们依托太行山南麓群山绵绵的有利地形不断袭击河南黄河以北的州城府县,滚雪球般发展的速度惊人。

流寇没了王嘉胤、王嘉允、紫金梁王自用等等贼骨头,如今的总瓢把子应该是以闯王高迎祥为首的革里眼贺一龙、老回回马守应、曹操罗汝才、八大王张献忠之流。

李自成现在还不是闯王,是高迎祥的跟班也是高迎祥麾下得力干将之一,绰号“闯将”。张献忠如今的实力排名不靠前,比不上高迎祥、革里眼、老回回、罗汝才等等。

人多势众的几十万流寇时分时合,内地官兵往往摸不清虚实顾此失彼屡屡被干掉,这帮窝囊废约等于是运输大队长,白白给流寇送去了武器、铠甲和骡马、给养。

打得顺手的几个大贼首兵分几路往怀庆府城河内,济源、修武等县劫掠,一度逼近到离潞王府所在地卫辉府城不到六十里的获嘉县。

潞王被惊着了,立刻派遣六百里加急往京师送告急奏疏,要求河南巡抚进驻卫辉府指挥剿寇,请求皇帝下旨让东平侯率领“红旗军”驻扎卫辉城。

眼看着百万亩良田就要有收成,一半粮食留给屯民和农民,黄汉还能够能够到手一半收获。

能够就地解决大量用来拯救饥民的粮食,绝对是做加法,效果不言而喻,接下来应对被流寇抛弃的几十万流民就会显得从容。

打流寇缴获的现银到达五十几万两,其他贵金属和珠宝、财货的价值也不低于这个数,黄汉已经用银子跟王爷和地主结算了税赋和地租,因此能够净得到一半粮食入库。

这一带煤矿富裕,侯家庄附近的小煤窑不少,有了“红旗军”给予公道价格的大肆采购,所有的窑口都恢复了生产。

这段时间附近所有的砖瓦窑都在满负荷开工,在虎穴城派来的几十个匠师指导下,十几座烧转轮窑、水泥窑、石灰窑也完成建设投产了。

流民遍地,这里缺粮食最不缺少劳动力,兵荒马乱的乱世,谁会傻到建新房?

侯家庄在大量烧转砖瓦、水泥、石灰不可能形成销售,黄汉没有奢望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几年能够赚钱,完全是为了提供几万工作岗位。

介于流民大多数没有隔夜粮,“红旗军”为了给予方便,承诺做工当天就会拿到报酬,可以选择拿粮食或者铜钱、银子。

有活路没有人介意要付出劳动,流民们趋之若鹜,连老人、妇女、超过十岁的孩子都为了攒下粮食和银子努力争取多劳多得。

渐渐地,流民就适应了“红旗军”的管理模式,懂得服从由于工作表现突出而被提拔的什长、百人小队长、三百人中队长、千人大队长的命令。

在“红旗军”相对公平的管理下,按劳取酬已经形成了惯例。

打砖胚、碎石灰石、搬砖、挖煤、采石等等都是计件工,流民们以家庭为单位争取多拿报酬也发挥出了聪明才智。

他们合理搭配,使得壮劳力、妇女、老人、孩子都能够最大化提高效率。

大量生产出来的砖瓦、水泥、石灰当然会派上用场。

不仅仅侯家庄里在大兴土木,占地面积不足一平方公里的棱堡“忠义堡”每天都在长高,开挖的护城河和贯通棱堡的运河已经完工,挖出的泥土都成为了烧制砖瓦和填充城墙的原材料。

“忠义堡”将要成为“红旗军”在豫北的大本营,这里永不放弃!

堡内许多建筑物都在紧锣密鼓施工,第一重要的就是修建桶式粮仓,第二就是提前建造深加工马铃薯、甘薯的粉条、粉丝作坊,当然也少不了酿酒作坊。

秋后,这些作坊投产要尽可能多的把马铃薯和甘薯进行深加工,免得由于马铃薯和甘薯不便于运输白白损耗,变成粉丝、粉条和烈酒后再也不可能冻掉、烂掉。

黄汉知道老百姓不容易,这里有了大量粮食不知道多少人盯着,说不定觉得没有好处的官员和将领会刻意放流寇越过防区来劫掠侯家庄都大有可能。

文官武将聪明着呢,历史上就有太多将领有意尾随流寇、建奴不肯予以攻击,跟在后面捡漏,往往会在人马不损失还逐渐增多的情况下捞到不少金银财宝和粮食。

“红旗军”驻扎侯家庄,再有自己这个侯爷镇场子才能够避免劳动果实付之东流。

只要今年留在此地屯垦的流民亲眼看到东平侯兑现了承诺,他们真的能够把收获的一半粮食拿到手,对“红旗军”的信任度就会截然不同。

这年头能够不饿肚子就是最大的幸福,能够得到庇佑不被流寇、官军祸害,这地方就是天堂。

冬天组织得到土地耕种的流民拿起白蜡杆长枪接受军事训练,宣扬全民皆兵就是为了保卫既得利益就容易形成共识。

明年春天,团结在以“红旗军”留守人马为核心的乡勇武装会超过五千,能够拿着白蜡杆长枪突刺的民壮会突破两万,达到这个实力就不怕流寇、官军前来骚扰。

以后就会形成良性循环,附近的地主老财发现这里武备强大,拖家带口来侯家庄、“忠义堡”躲兵灾的会络绎不绝,形成市场后自然能够搞活经济,又会吸引多人前来。

人口增多自卫武装当然会水涨船高,参与军事训练的老百姓更多,覆盖的地域也会扩大,谈不上越过黄河扩展势力,守住


状态提示:第五百三十八章:忠义堡--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