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网络游戏>帝国海权>第233章 日本人的国运

“林董是不是被俄国人逼成八嘎了?怎么胡言乱语胡说八道的?”1901年的初,日本首相府里传出了伊藤博文的骂声:“外务省的人全死光了?怎么派出个文盲去当公使?”

伊藤博文这是气坏了,林董这人怎么会是文盲呢?好歹他曾经是幕府派往英国留学的海军留学生,维新以后跟着榎本武扬投降过来的。

不是根正苗红的维新派出身,而且能刚投降过来后还对幕府念念不忘,让他去海军吧,他还不干,跑到了神奈川县政府里谋了个职位。而当时的神奈川知事是陆奥宗光,陆奥看这个人英语学得不错,自己去中央政府效力的时候就把他带上了。

甲午战争后林董显示做驻清公使,之后又去俄国继续做公使,任期满了,又调到英国做公使。其实这也是外务省照顾他,意思是你这几年在露西亚辛苦了,去英国休息一下吧。

;;.+.

毕竟这几年日俄矛盾不断升级,林董这个公使也的确是蛮艰难的,英国不一样啊,在外务省看来,去英国做公使没什么事,就算享清福了。结果林董这刚上任没用多久,就给伊藤博文捎回来一句话,在伊藤博文的眼里这不是瞎胡闹吗?让你去享享清福不是让你给我捣乱来的,再加上林董出身不好,所以伊藤博文就毫无顾忌的开口骂了。

其实林董也没闯什么祸,他就是捎回来一句话:“请速速检讨日英同盟的可能性。”这就把伊藤博文给气得够呛,你丫逗我?

其实这也不能怪伊藤博文,而是这段时间以来他一直很闹心。几个月前德国帮俄国制造装甲巡洋舰的事情日本自然也知道了,自己好不容易贷了款向德国订造了两艘浅间改型装甲巡洋舰,六六舰队就要成型了。一转头俄国人也订造了两艘。

再结合之前的那艘格罗姆鲍伊号,这俄国人的新装甲巡洋舰只会更强不可能更弱啊。这几年俄国人在欧洲大把撒钱的买军舰日本人自然清楚,这六六舰队毕竟是根据1895年的情况制定的,当时算算对付俄国人勉强是够了,但是现在看看,那还差得远呢。

而此时俄国的国家预算大约是18亿卢布。,约合20亿日元,日本呢?只有2亿日元,俄国人的经济规模是日本人的10倍。自从1897年以后日本的军事预算在年度财政预算中的占比就超过了50,就这样,陆军兵力也就20万人左右,俄国人呢?208万人,光在远东地区就有陆军20万人火炮544门。海军就更别提了,人家俄国人是世界第三海军。日本人也就是俄国人的一个零头。

原本制定的六六舰队计划本来还能对俄国人有些优势,但是现在一看,这个优势也维持不了多久了,别的不说,光那相当于2.3亿日元的太平洋舰队扩张预算就足够吓死日本人。

而随着中东铁路的建成,俄国人在清国东北的确的渗透,朝鲜港口的控制,伊藤博文清楚。不打躲不过,打又完全没胜算。这简直是要人命嘛,别说应付了,伊藤博文连和俄国人妥协的招都没有。

现在正是头疼的时候,你林董是来拿我开涮是不?人家大不列颠帝国那是什么国家?那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奉行两强标准的土豪,海军实力比法国人和俄国人加起来还强。而英国人的传统国策就是光荣孤立。什么叫光荣孤立?就是本人实在太强了,不好意思和你们这些屌丝一起混。

这样一个国家你林董说要不要考虑和人家结盟?你当你是谁啊?欧洲那么多强国人家都不鸟,你个连4000吨以上军舰都造不出来的亚洲国家,人家凭什么和你结盟?这种用屁股想都不可能的事情你林董还郑重其事的要我们“速速检讨可能性”?

问题是就是这种用屁股想想都知道不可能的事情他还就是真的,这日本人还真是有着国运。伊藤博文没看出这种可能性,但是还是有人看出来了。

在知道了林董发回的信息后,陆军大臣桂太郎立刻找到伊藤博文:“伊藤君,林董之前发回的希望我们和英国结盟的事情是否属实?”

“桂君,的确如此,你说他林董这不是胡闹嘛?和大不列颠帝国结盟?他怎么想出来的?这话说出去还不被人笑话啊?!”伊藤博文没好气的说到。

伊藤博文这么一说,桂太郎尴尬了:“这个,伊藤君,其实这个事吧,不是林董瞎胡闹,其实这个事吧,是他去英国之前,我和山县君的意思。”

这话一听把伊藤博文给愣住了,桂太郎、山县有朋两个人都是维新的元老,虽然两个人都是武人,自己的资格也不比这两个人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两个人的分量加起来绝对轻不了,他们两个人都这么看,那么自己还真得认真对待。

不过这两个人是怎么异想天开的想要和英国人结盟的?于是伊藤博文问到:“桂君,你和山县君怎么会想到和大不列颠帝国结盟的?那些大不列颠人各个都用鼻孔看人,他们的光荣孤立政策都已经几十年了,这结盟的难度……”

“伊藤君,大不列颠帝国的确一直光荣孤立,不过这几年嘛,英国人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伊藤君,你看啊,在巴拿马运河问题上英国人对美国人妥协了,之后又在清国问题上听从了德国的意见,说明现在英国是在较远的区域的控制能力下降了,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原因呢?”桂太郎淳淳善诱到。

“桂君的意思是非洲?大不列颠帝国在非洲消耗了太多的力量导致对远东的控制下降,而露


状态提示:第233章 日本人的国运--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