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三国之并虎>第六百零一章 河北烽烟乱2

听着于禁再次相劝,夏侯惇也不禁有些犹豫起来,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不要收手退兵。

就在此时,另一个副将臧霸,却是对着夏侯惇言道:“将军,攻城之战艰苦,何故只让我们兖州军独攻?而却让高干军从旁坐视?”

夏侯惇闻言一愣,立即侧目看向不远处的高干军,心中也有些不忿起来。

他夏侯惇领军前来清河,可是来策应支援袁绍的,却不想袁绍麾下的高干军,居然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艰苦攻城,却不给一点支援。

当即,夏侯惇拍马来到高干军前,对着高干大吼道:“高干,我等为支援渤海军而猛攻城池,为何你们却只是从旁坐视不管?!”

听到夏侯惇的质问,高干的脸上也是一僵,连忙解释道:“夏侯将军,我军初来清河城下,并未准备攻城器械,如何攻打城池?”

夏侯惇冷笑一声,叫道:“没有攻城器械,难道就不能攻城了么?”

“我军已经准备好了填河沙袋,还请高干将军立即指挥军伍,帮着我军一起填了清河城壕吧!”夏侯惇对着高干不容反对地令道。

高干被夏侯惇血腥的气势骇住,虽然心中颇为不愿,却也只能指挥自己麾下的士卒,随着曹军一起参与填河行动中。

有了高干军的加入,这填城壕的速度,也加快了不少。

不过,夏侯惇还是嫌弃太慢,再次下令道:“传令下去,让军士把城下的尸体,全部推到城壕之内!”

听到夏侯惇的新命令,于禁整个人都惊呆了,他想不到夏侯惇会作出如此决定,竟然将战死同袍的尸体,当做填河的沙石袋来使用。

虽然那些同袍都已经死了,但是他们的尸体,也不该受到这样的侮辱,这是于禁万万不能忍受的。

于是,于禁冷目看着夏侯惇,言辞狠厉地拒绝道:“将军,那些都是同袍的尸体,焉能如此侮辱?!”

然而,在夏侯惇的内心中,他只想快点把城壕填满,为云梯提供稳定的立脚点,如此才能快点攀上城墙,拿下城池。

“战死沙场乃是士卒的天命,死后尚能为战争继续效力,这是一个士卒的幸运,如何说是侮辱?”

夏侯惇对着于禁反驳道,二人对于士卒的理念,出现了明显的分歧。

在夏侯惇的眼中,军中士卒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就是战场上的消耗品。

活着的时候,就拿起刀战斗;死了的时候,就长眠于血泥。

这就是从军后的命运,谁也不能忤逆!

然而,于禁却不这样认为,在他的见解中,士卒能战则战,不能战则后撤休养。

悍勇厮杀、尽力而为,这便是于禁的理念。

其实,于禁的这种理念,有点像后世的英国军队,能战则战,不敌则退,尽量不做注定失败的牺牲,也尽量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胜利的机会。

也正是这种理念,所以历史上的于禁,会在被关羽水淹七军之后,选择领兵投降。

因为于禁知道,那样的情况下,他是不可能有任何挣扎胜利的机会。

在必死的情况,他没有选择以死报效,而是选择投诚保命,此举的对错也实在有些难辩。

最后,夏侯惇还是以主将的身份做出命令,让军卒将城下的尸体都推到了城壕内。

而这个举动也的确见效极快,仅仅两个时辰之后,清河城东侧的城壕,就几乎被全部填满。

当即,夏侯惇连忙传令全军攻城,一时间曹军的所有云梯,都被架在了尸体和沙袋填满的城壕上。

以至于攻城的曹军,可谓是踩着同袍的尸体为垫脚,顺着云梯向城头摸爬。

就这样,血腥的攻城战彻底展开了,夏侯惇和高干二军总计一万多人,一齐展开了攻城行动。

清河城的城壕虽然宽阔,但是城墙却只是一般高,当云梯驾上城头之后,曹军要不了几秒钟就能爬上城头。

也正是如此原因,张绣军的守城态势,也并未想象中那么轻松。

更何况,曹军的弓弩手绝对是隐藏的杀器,他张绣万万没有想到,曹军的弓弩手居然会如此厉害。

夏侯惇所领这支军队中,虽然只有万人不到,但是却足足有三千人的弓弩手。

原来,曹操也知道夏侯惇前来河北,必定陷入与并州铁骑的交战中,为了让夏侯惇有应对并州骑军的底气,曹操直接将兖州军中最精锐的三千名弓弩手,全部拨到了夏侯惇麾下。

这些精锐的弓弩手,虽然并非是百步穿杨的神射手,但是要在四五十步的距离,来射中人头大小的目标,却是十有八九的把握。

而这些精锐的弓弩手,也正是夏侯惇敢于急迫攻城的自信所在,否则他夏侯惇就算是再急躁,也不可能仅仅凭借云梯这一种攻城器械,就敢攻打五千人守备的城池。

正是这帮精锐弓弩手的存在,当张绣军在城头守城之时,却是被精准的箭矢,射得几乎抱头鼠窜。

若不是并州军战兵都是血战精锐,面对箭矢临面也能悍不畏死,否则仅仅凭借城下曹军弓弩手的压制,他们城头的防御就会瞬间崩溃。

好在曹军弓弩手也都是ròu_tǐ凡胎,在攒射几轮之后,也只能稍微停歇。

而没了弓弩手的压制,城头的张绣军也可以放心厮杀,将杀上城头的曹军全部清理,将驾在女墙上的云梯全部推倒。

就这样反反复复的攻守战斗中,双方直接血战了三个日夜,直到攻城曹军尽皆疲劳后,才短暂的罢兵休


状态提示:第六百零一章 河北烽烟乱2--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