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重生之春秋霸业>第44章 六监24司
/p>

剩下两个就是御用监,这个好说,就是负责吴王和王后太子,王子王孙们的衣食住行的,吃的穿的都有他的事情。还有一个就是御马监,表面上是负责吴地马匹的,但实际上他还负责大量皇家马场,尤其是吴地圈地后,御马监职权也是越来越广泛。

原来还有个司设监,负责皇室建设,可是由于和现在休养生息的政策违背,被他撤销了,降级为司。实际上很是清闲,知道西宫娘娘陈嫣要搞出洋河客栈,他们才有事情可做。

而24司,吴地就把他当做24家分公司来建设。

他们将分别负责金银,皮革,绸缎(当时吴国的丝绸纺织业已经很不错了)瓷器(瓷器业也很牛逼)衣(这里主要是给吴地等人定制黄袍之类的奢侈品,有时候也会给恩宠的大臣制造朝服)茶(这是吴地个人爱好,还没有流行起来),还有织造,尤其是即将起步的羊毛纺织业,他都设立专门分公司,进行经营。解决温饱都是头等大事,虽然南方暖和,但是冬天也是需要毛衣保暖的,虽然最初质量肯定不好,但是只要暖和和便宜,那就不担心没有销路。

除了纺织,还有染织,于是有了织染司负责把衣服变色,这点上面,他的本事就大了。他这一动脑,衣服就不再是只有黑白两色(还有黑白相间色),就有了各种其他鲜艳的颜色。

除此外王室也需要储备粮食这种战略物资,于是也有了相关单位。

总之反正无事的吴地,那是想的面面俱到。

这么一折腾,吴地就想着,今年好好打基础,以后璀璨的明天就开始了。因此分外卖力。

自然为了避免“与民争利”很多产业他都没有多少投入,只是改进了一下,向茅台一样走高端路线,或者干脆和其他原来行业巨头合伙,沾点便宜就走。这也是没办法,一来不想断人财路,第二就是这些行业背后都有大贵族或者大臣沾亲带故的,自己不好得罪这些为自己治理国家的属下,这点面子要给吧,虽然你最大,可也得懂点人情世故不是。

但是那些没有发明的行业,比如毛纺织业,那他就会毫不犹豫的搞垄断。这些你们就不要说了吧,你们学的我,我不介意,但是我搞垄断那就不能怪我,各凭本事。

相比起这些旧行业,新的行业那个一个叫多,比如茶叶,这就是后世中国国宝呀,靠着茶叶,中国可没少赚西洋鬼子的钱。

还有香料,面对现在糟糕的食材,还有食品菜肴,他真心跪了,不然他怎会开饭店,高档低档都来,实在是不能忍,但是在这个时代连盐都是奢侈品的世代,你也不能强求什么不是。

最终推广香料,还得靠自家老婆的饭店,但是有了这些香料,呵呵饭店生意那叫一个好。味道那也是独一份,难怪分店越开越多,那真的是毫无竞争对手,颇有独孤求败的味道。

这个人呀,一投入,他就忘记了时间。

如果不是定期朝会,估计他都以为自己只是一个大老板,一个向马云,马化腾那样的“商界传奇”。

可是每个月两次的朝会,还是让他知道,自己最大的职业还是当吴国国君,更何况还时不时搞点御前会议,讨论一下如何更好治理吴国,如何建设吴国。

不过显然辛评,张道衍都不是简单地人物,有时候他们巴不得吴地不要指手画脚。让他们好好地布局,安排好一切,ok .

于是一方面君主不务正业的而经营自己的一个小家,闷骚的发财,另一面大臣们累死累活的打理吴国,争取吴国尽快恢复国力,甚至再创辉煌,这是他们的理想和人生价值的体现。

这就造成御前会议越来越少了。

不过还是有些事让吴地不得不召开御前会议。

这不辛评说了“不久前,郑公发来求救信,希望我们救援”。

原来是郑国得罪了晋国,哎呀,为了调和内部势力的赵鞅选择对外战争,转移国内矛盾。

于是春耕过后,晋国就派兵胖揍郑国,把郑国可吓坏了。

于是分别向楚国,齐国和吴国这些能和晋国抗衡的大国求救。

结果,吴地不关心“不去理他,咱们自家这摊子事都没搞清楚,直接跟他们说,我们元气大伤无力帮他们,他们可以去找楚国,楚国有钱有兵,还是晋国宿敌,一准没错”。

辛评一听,正和我意,于是毫不犹豫把郑国使节送去了楚国,并告诉他,“子西这个人,宅心仁厚,你只要好好痛哭一下,学学当年包老苦秦庭的本领,楚国必定派兵,比起我们路途遥远,楚军出宛郡(南阳郡),就能帮到你们,况且叶公高是个了不起的将军,他能打得过赵鞅等人".

历史上叶公高就是平定白公胜之乱的主力军。其战斗力很军事水平,很是牛逼。长远看来,也是吴国劲敌。

结果,这位使节还真的苦成功了。

楚王让叶公高出长城(宛郡边界长城)直扑新郑,很是和进军较量了了一番,结果赵鞅发现,楚军经历20多年发展,尤其是子西三兄弟的努力经营,还真的非常厉害,硬是把他逼得退出了郑国。自然这也是晋国四大家族不愿意死磕的原因。

楚国再次和晋国争霸,让晋国很忧伤,很忧伤,很忧伤呀,很忧伤。

第44章 范蠡阴谋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状态提示:第44章 六监24司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