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重生之春秋霸业>第90章 楚国三分

这样一看,楚国竟然分裂成了三份。白公胜挟持楚惠王占据大义不说还占据河南中南部和湖北中北部。夫差次之,占据长江以南的湖北和湖南,生平硬凑,搞出来八万大军。以长沙为首都。国号很有意思,叫“西吴”,看来他对吴国这个称号还是情有独钟。至于叫西吴,只是为了和长江下游的吴国区分而已。

实际上他本来准备占据江陵,也就是原本楚国古都,如今已经荒废,但遭到楚国激烈反对。

最后就是逃出生天的越国。

面对夫差和白公胜的迅速勾结,以及楚国内乱由于叶公妥协,完美收局以后。

远在下游的勾结就毛了。

鄂邑,如今被勾结改名会稽城。节制六个城邑。

名称都是按照吴地的地图命名,此时稳住局面勾践也被这一系列变化惊呆了。

原来的鄂邑大夫府邸,如今的越王宫,勾践召集群臣会议。

”“大将军,军心如何,那些相符是否安心”。大将军胥门巢道“一切如常,不过不能太信任,因此各地都有老越人伤兵担任要职。不过也会造成我军嫡系数量下降到了只有一万人的危险底部”。

文种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一万老越人控制两万楚军已经是极限,剩下的只要能坚守地方不造反,大王就该很高兴了”。

勾践点点头。“国家草创,一切从简,没想到孤王卧薪尝胆十余年,最终还是被赶出来。这说明什么,绝对的实力,让我们毫无反抗能力。这就是根源。我们现在定个小目标,那就是灭了楚国,然后借助整个楚国的额力量,灭了宿敌吴国,然后称霸整个南方。最后和晋国争夺霸权。这个小目标还是有可能实现的,尤其是我们的对手只是伍子胥十分之一本事的白公胜,那就更不用说”。

反而是范蠡一言不发,就是司直扶同,太史大夫皓进行人大夫曳庸等人都说了他们的夸夸其谈。

“军师有什么想法”勾践还是真重视范蠡的,没有他精心策划,他们很难逃出吴国包围,勾践差一点就绝望了,没想到如今再度死灰复燃,自然感激,更何况不论是笠泽之战还是鄂邑之战,范蠡都是压倒性战胜强敌,伍子胥最亲近的两个人,大王夫差和义子公孙胜都以惨败告终。

范蠡很反感这些人,因为他是楚人,不同于文种已经融入越国不同,他认为自己是楚人,虽然在楚国不得志,可是如果让他灭了自己祖国,他真心有点难为情。也下不了手。不同于吴国,当年夫差没少让他丢面子,可是这不是楚国干的。

和政治家文种不同,他还有一颗赤子之心。

因此他说“我请求陛下,让我离开。”勾践一听,脸色大变,没了范蠡,自己还不被夫差父子玩死。文种善谋,但是临敌指挥,差了范蠡不是一点半点。文种是谋臣,而范蠡学富五车,还能成为良将。

他怎能让范蠡离开,于是亲自走下来,拜倒“不知勾践有何过失,让军师要弃我而去。我在这里拜罪了”。范蠡一看,心里有些恼怒勾践下令屠杀楚兵的范蠡也心生感动,这是多么好的人君,放眼天下,有几个君主能如此。

他连忙起身拉起,勾践就是不起来,顺便还来了哭戏。

文种也是脸色大变,范蠡怎么会走,这绝对不行,张良和韩信那都是不能少的。自己是张良,那么范蠡绝对是韩信的存在,自然文种估计不知道两百年以后这两人多么牛逼。

但不影响他极力劝阻范蠡。

最终没找到情人西施的范蠡实际上也没有去处。最终还是留下来了。

并开始为勾践谋划“大王,虽然现在我们看似强大,可实际上三面受敌,北面的楚国,西南的西吴,东面的东吴,都是我国宿敌。必须逐一击破。而在此之前,大王还需要注意一个致命环节”。勾践道“什么”。范蠡道“我们在吴国的探子来报,吴国现在在秘密从中原各国采购粮食,尤其是陈蔡小国,基本上能拿出来的都给了吴国,自然吴国也是给钱或者给盐的。

那么吴国为什么这么做,囤积粮食必有图谋。耀目是应对天灾,要么是图谋他国。

既然陈蔡臣服吴国,吴国断然不会杀鸡取暖。那么和他们有仇的越国和其他国就是最可能的。

而我担心,吴国搞不好就是想联合西吴灭了我国。”

勾践脸色大变“那可如何是好”没想到这个地理位置如此不安稳,比起会稽郡差远了,至少不是四面受敌。

“这我倒是不担心,我更担心的是天灾,一旦是大规模天灾,我们也很难幸免,我们没有底蕴,钱粮也不充足,一旦粮食耗尽,而夏收失败,那么不用别人攻击,我们也会瓦解。这个才是我最怕的,越军不怕死,却怕饿”人是铁饭是钢,没有人能不吃饭超过三天。超过三天就会失去战斗力等死而已。

勾践面色大变,确实比起前者,后者才是“通杀”。

天灾可不敢你有没有谋略,怕不怕死,“哎呀,差点误了大事,传令现在开始,上下节约粮食,争取撑到秋收。另外如果没事,都去隆田看看。不行,寡人也得亲自去看看”。

勾践击败白公胜以后组织了军民恢复了农田生产,绿油油的水稻那是让人很是喜欢。

也让勾践松了好大一口气。

虽然鄂邑城池不够大,也不够多,可是这里水土绝对非常肥沃。

然而勾践不知道,公元前478年的大旱灾才刚刚开始。

首先


状态提示:第90章 楚国三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