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还是村长先开了口“苏哥儿,听人说这两天你让人上山摘嫩芽,然后炒成茶叶卖给镇上的茶楼可有此事。”

苏青很想撇撇嘴,知道还问,不过还是很恭敬的说:“是啊,村长,您刚刚喝的就是了,我看见山上那些嫩芽没人要,就想着炒一下,拿来泡茶喝,没想到,味道还行,就想着镇上不是有茶楼嘛。就去问了问人家收不收。没想到人老板不错,见我年龄小就收了,还让我多炒点。

这不就让方阿姆他们帮忙摘点,又不能白要,所以就给点工钱,没想到去的人还挺多,本来是不想收的,我毕竟还小,一个人哪忙的过来,可人都送到家里了,要是不收,人家不是白忙活了吗。我就想着,大家都不容易,反正也就这几天的事,累就累点吧,多多少少能帮衬着村里人的一些,收下他们摘的嫩芽,一来自己不用天天上山,二来又可以帮到村民多挣点银钱。”

苏青没有说那是自己为了挣钱。

村长是土生土长的东头村人,他嫁的那个哥儿和他是青梅竹马。能当上村长的人当然也是个有本事的,不过这么多年了,谁也没想到山上那些嫩芽还能那么金贵的儿,还真让人大开眼界。

大半个月前来这里的时候,他可是清楚的知道,对方是一个痴儿,虽说是来这儿养病的,买下他大儿子家的这栋房子,还是他亲手办理的。没想到现在不但病好了,还想到了用嫩芽炒茶的方法,还有那蕨菜和笋子。东头村祖祖辈辈多少年了,从来不知道这些东西是可以吃的,拿来泡茶喝的。

不过作为一村之长,他心里到底还是有点不舒服的,东头村,谁家不给自己一个面子。有什么事情不是先来与自己商量一下。

这苏哥儿,到底年轻不经事,要不然总是要吃点亏的。

“苏哥儿,我知道你这也算帮着村里做了件好事,虽说那嫩芽长在山上谁都可以摘,但怎么也算东头村的所有物,你这样不与村里商量,到时候族里肯定会有话说。你有没有想过。”

村长的话一说完,其他几个族老也都附和,直说苏青不懂规矩什么的。

听了村长的话,苏青想,这倒是实话,人就是这样。虽说年年都老在山上无人采,但是一但有人因此挣了钱,还是会有人眼红的,看不得别人占便宜。

于是诚恳的问村长,:“村长大伯,你也知道,我刚来东头村,年纪又小,很多事也不懂,往后还要靠几位提点。不过您也知道,我以后都得靠自己养活自己,这茶叶也只能摘几天的光景,以后也就不能用了。”

“本来方阿姆见我一个孩子上山不放心,就让他的孩子石头帮我摘一点,没想到镇上茶楼的老板见我是东头村就照顾我,给了一个好价钱,我就想着,反正方阿姆他们在家,就答应他们给铜板让他们帮我摘,却没想到会有那么多人去,倒是我考虑不周。”

村长见苏青说的话也是实话,又怕苏青真的不收嫩芽,现在很多人都上山摘嫩芽,那些摘了嫩芽挣了钱的人当然没话说,但那些没摘到嫩芽的人就不同意了,凭什么别人挣钱了,自己却没有,那不是吃亏了吗,既然是村里的东西那他们也是有份的。他也是听了好几个人对着他抱怨才来的,于是把一些流言说给苏青听。

“可是我也没说不收他们的嫩芽啊,只要你摘了,我都一样给钱,村长你也说了,这是村里的东西,谁都可以摘,难道那些人还想不出力就拿钱吗。”

苏青虽然有点气愤,不过想了想还是对村长说:“要不这样,我拿五两银子给村里,就算是用来买山上的嫩芽,你也知道,以前可都是没人要的。不行的话,我也没办法,大不了我不收别人的,自己上山慢慢摘,别人总没话说了吧。”

村长一听有五两银子可以拿,当然很高兴,这样既可以堵住一些村民的嘴,又不会让村民少了一项收益,再好不过了。

于是高兴的说:“这样也好,到时候要是有人说起的话,我也不会难办不是。”

苏青见村长同意,虽然有点肉疼那五两银子,不过花点钱,买个安心也好。

给几人一人包了一点,这可是五两银子一斤的东西啊,不过不给又说不过去。又拿了五两银子给村长。那些人都高高兴兴的拿着茶叶走了。倒是站在一边的思儿红了眼,苏青问他怎么啦,思儿抽抽鼻子说:“他们太过分了,不但拿了苏哥儿的茶叶,还拿走那么多银钱。那可是足足五两银子,苏哥儿多辛苦啊,没看到你炒茶叶,胳膊都抬不起来了吗,还一炒就是一整夜的。”

看着眼前的思儿是在为自己抱不平,心疼自己,感动的紧紧抱了一下思儿,倒是把思儿弄了个大红脸。

两人还趁着空闲吃了一些饭,再过一会儿就会有人陆陆续续的回来。等到天黑的时候,人也差不多都回来了,苏青把记了人名和重量的本子拿来,一个个点名,苏青鞋垫是汉字,说了重量,见没出错,然后给了银钱。

有人问苏青是不是识字,苏青摇摇头红着脸说,自己只是画个记号,省的记错。原本热热闹闹的门口也慢慢安静了下来。

苏青让思儿去睡一下,先让石头帮忙烧火,等到差不多的时候再叫思儿起来。

忙忙碌碌的过了四天,山上的茶叶也差不多了,东头村的人虽然有点遗憾这么快就摘完了,不过还是很高兴,才几天的时间,挣到的银钱可比往常一两个月还多,怎么能


状态提示:第12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