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说说十六国>痴人说梦:石虎篡位
治权展开了五年的战争,最终忽必烈成为了胜利者,成为了统治中原地区的元世祖。元朝国名的确定就是忽必烈,但实际上在铁木真去世后,其嫡出的四子拖雷继承了大蒙古帝国中原地区的统治权,在其死后,长子蒙哥也是通过权力争斗,成为统治中原地区的蒙古大汗,所以忽必烈应该算是第二任或者第三任中原地区的统治者,但因为其定国名为大元,又攻灭了华夏正统南宋王朝,所以被称为大元王朝的开创者。

赶走蒙古人的明王朝,同样在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继位的建文皇帝朱允炆和叔父燕王朱棣之间爆发了皇权之争,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朱棣笑到了最后,让建文皇帝彻底消失,朱棣的文治武功也将明王朝推向兴盛,自己为之后的仁宣之治打下基础,成为了后世的永乐皇帝。

由游牧民族所创建的清王朝,在其建国初期,面临皇权的争夺,同样和大元王朝一样激烈,但是清王朝的因为很快的融入到了庶族地主阶级,表面上看,皇位的传承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但实际上暗藏危机,从开国皇帝努尔哈赤病死之后,皇太极和其幼子福临接连继位,但王朝内部暗流涌动,皇室宗亲们围绕皇权的斗争形势依然非常严峻,但随着摄政王多尔衮的死去,顺治皇帝福临亲政,满洲贵族融入庶族地主阶级,清王朝政局才逐渐的稳定下来。

在唐宋元明清这五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建国初期,都出现了统治阶级内部围绕皇权展开的激烈斗争,但是因为这五个王朝时期,庶族地主阶级已经成为统治阶级,寒门庶族出身的官员力保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而且得位的帝王都有一定的才能,所以这五个封建王朝的政局很快就稳定下来。

在历朝历代的创建初期,皇室宗亲们围绕皇权的争夺不可不谓是你死我活,当然后赵帝国也是如此,所以石虎的篡位也是属于一个比较正常的历史事件,因为这种情况在历朝历代中都有出现,不能以此来说明后赵帝国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是非正常的。

从以上的这些历史事件,我们也能够看出,在每一个封建王朝所创建的初期,因为建国之前的战争,让很多皇室宗亲获得了极大的权势,而第二任或第三任统治者,往往因为先皇的强势,导致自己本身个性上的弱势。最终引发了每个封建王朝建国之初的统治者的非正常更迭。但也因为统治者或英明,或昏庸以及统治阶级的应变能力,使得这些封建王朝或强盛,或衰败。从历史大趋势上来看,历代王朝创立初期的皇权争夺,其实也是封建王朝的通病,并不会影响历史的走向。真正影响历史走向的也只有封建王朝的统治阶级。

封建王朝就好比一个新生儿。其初期的皇权争夺就好比新生儿得了发烧和感冒。而封建王朝的统治阶级就好比新生儿的体魄。如果体魄强健,那么新生儿也就会痊愈,继而走向强壮。但是新生儿如果体魄虚弱,那么其夭折也是必然的。

作为后赵帝国来讲,他和秦王朝,西晋王朝,隋王朝一样。因为统治阶级天生的缺陷,王朝内部各种矛盾凸显,极其微小的一个内部斗争,都会使得整个王朝的垮塌。即使石虎的执政举措,能够适应当时十六国时期的混乱局面,但病根仍在。只不过后赵帝国度过了一个及其短暂的潜伏期。强悍的石虎亡故之时,也就是后赵帝国病发之日。


状态提示:痴人说梦:石虎篡位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