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都市现代>苜蓿园>第 3 部分阅读

去过南京的人都会对南京东郊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不禁会感叹人间还有这样风光秀丽的胜境。

进入深秋,东郊风景区层林尽染,色彩斑斓,上百种彩叶树种将钟山装扮得绚丽多姿。或登高远望,感受天高云淡,秋高气爽,漫山的金黄与火红令人心旷神怡;或古迹探幽,明孝陵神道两旁,一株株银杏仿佛披上金黄衣裳,威然挺立;殷红的乌桕和榆树叶,映衬着秋意阑珊。紫霞湖畔,彩叶缤纷,枫香、栾树等各种色彩的树叶与清澈的湖水相映成辉,湖光山色,美不胜收,令人驻足,流连忘返。bsp;或徜徉街头,浓密的法国梧桐遮天蔽日,给古老的中华都城平添了一抹异国情调。

真是景不醉人人自醉呀!

在离东郊宋美龄别墅不远的地方,是南京四方城。它建于明永乐11年,是朱棣为明太祖朱元璋所立。原为一个碑亭,平面呈正方形,俗称“四方城”。明楼屋顶、碑亭已毁,现仅存四壁和一块立于龟背上的石碑。

这里成了俞月和魏东经常约会的地方。

这天下班后,他们又来到这里。谈到高考的事情时,俞月次和魏东讲起林东海。

“我们家在沈阳时认识一家人,他们家儿子,也考上大学了。”

“那有什么,上大学的人多了。”魏东不以为然地说。

“可是,他不一样。”俞月认真地说。

“怎么不一样?”魏东漫不经心地说道:“他中的是状元?”

“哎,你还别说,他真是考了全校。”

“全校算什么。全国才叫状元。”

“你不要这个样子好不好?

“我什么样子?怎么,你们从小在一起,不会是青梅竹马那种吧?”

“别胡说。他比我小。”

“小又怎么样。如果不小,是不是就轮不到我了?”

“你胡说。不理你了。”俞月真的有些生气了。

俞月早就气魏东不肯上进,有了一份好工作后,就不再想考大学的事;现在说起东海考全校,他还不以为然;她更气的是自己也是不争气,连考了两次都考不上,也没理由说别人。可谁不想自己心爱的人是个出类拔萃的人呢。她可以不要求魏东真的达到了什么层次,至少,他要有个上进的态度吧。

两人半晌都不说话。

最后还是俞月打破僵局,她挽起魏东的胳膊,真诚地说:“魏东,我们不要吵架好吗?我没别的意思,我都是为你好,为我们的将来好。”

魏东绷紧的面孔也松缓下来了。

“我知道。”

两个人又有说有笑起来。完全不理会天已经渐渐黑了。

而此时,俞月的父母也正在一块儿说话。

俞伯伯讲起了东海在沈阳见到他时怎样高兴。在听说俞月谈恋爱时,脸上又怎么难看,一言不很久,就回自己房间去了,到他走时都没出来。

“你怎么不早说呀?”

“早说又怎样?现在说又怎样?”

“早说,至少东海比她那个魏什么的同学强啊。”

“你不是一直说,我们的女儿,一般的大学生也配不上,应该嫁到国外去的吗?”

“可是你女儿现在要嫁的是个普通工人。要不,等月月回来,我们看看她的态度?”

“这话可要由你这个做母亲的去说。”

他们没留意,这些谈话都让一旁趴在桌上写作业的9岁的小俞佳听去了。

魏东骑着单车,把俞月送到家门口时,天已经完全黑了。

俞月意识到今天回来得太晚了,父母免不了又会责备。所以她匆匆和魏东告别,定定神,走进家中。

父母的态度令她有些意外。

先是父亲接过她手中的背包。接着母亲又走过来问她饿不饿,要不要再吃点东西。妹妹从书桌后扬起笑脸,接着又挤出个诡秘的表情。

这是怎么了?

她前脚回到自己的房间,母亲后脚就跟了进来。

“妈,有事吗?”

“月月呀,柳姨的儿子考上大学了。”

“我知道了呀。”

“你爸爸说,东海很喜欢你,想要和你交朋友呢。”

“谁?啊,是东海。开玩笑吧?”

“不是开玩笑。当真的。我看东海比你那个同学强。你爸爸说,东海这一年又长高了,看上去有一米八多,是个大小伙子了。”

“他再高也是小弟弟。”

“年龄不是问题嘛。你好好想想。”

“我才不想呢。再说他是大学生了,我也配不上。”

“什么配上配不上,只要喜欢就行了。”

“可是我,我不喜欢。”

“你怎么这么任性?父母会害你吗!你那个同学,叫魏什么的,哪点好?”

“哪点都好!妈,我的事不要你们管。”

“你要不是我们的女儿,哪个要管你。”俞妈妈真的生气了。“我们也不是一定要你和东海交朋友。至少他比那个魏、你那个同学强吧。”

见妈妈生气,俞月马上不吭声了。

“你倒是说话呀。”

“妈,你让我说什么?”

是呀,此时的俞月能说什么呢?

难道真的叫她听父母的话,放弃自己的感情,转而和东海好?那不是见异思迁吗?我成什么人了。

妈妈生气地出去刚一会儿,俞佳悄悄溜进来。

“姐,我看也是东海哥哥比较好。”

第十四章 冰释前嫌

穿着军装、一举一动已经显得很成熟稳重的林东海,还没学到不让喜怒哀乐写在脸


状态提示:第 3 部分阅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