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穿越之我竟然成了赵高>第六十六章,争执
有底牌。

他们的使命,只是保护咸阳。

是秦国最后的一道兵线。

你觉得,到最后时刻,你学的暗杀术,能够替咸阳阻挡多少的敌人?

若真遇到像赵国那样,被人兵临城下,你能做什么?

跑到别的国家那里,去取他们君主的项上人头吗?

秦国实力强盛的时候,都没敢派人去动敌国的君王,被人围城的时候,你能做到?”

小孩被兄长说得一愣一愣的。

不知道要怎么回答。

也不得不说,平时看上去,只会玩闹,惹麻烦的司马宁休,郑重其事说话的时候,还真有一股唬人的气势。

百里流沙望向其他的人,发现其他人也是一脸的严肃。

而这样严肃的氛围,又无端给了小孩一种压力。

反正百里流沙小时候,大人们都是说着各种好听的话哄孩子的。

而如今,年仅九岁的孩子,就要被一个年仅十五岁的少年,教育什么家国主义了么?

小孩呆愣愣地没有说话,司马宁休便又说道:

“不懈,兄长本来没打算这么早跟你说这些,不过既然如今你已经练出了内力,天资聪颖,兄长便不得不告诉你:

我们生在世家,小事上,我们或许有着自行处理的自由。

但是大事上,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没得自己的选择。

就像以后我们终将要走上一条怎样的路,我们都无法自己做出选择。

等待我们的,只有被选择的命运。

而等到我们拥有绝对自由的一天,便是我们被厌弃的一天。

不懈,你可明白?”

小孩依旧是愣了愣。

同样愣了愣的,还有百里流沙。

因为拜托啊,大哥,人家还是一个九岁的孩子好不好!

话说司马宁休也只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吧?

所以先秦的孩子,都有这么早熟的吗?

年纪这么小,就有这么高的觉悟?

你还问人家懂不懂,明不明白?

在现代,十五岁的初中小少年们,还都在讨论着某款游戏该怎么出装,或者某个动画片的角色好不好!

百里流沙为此,感到深深的惭愧。

小孩在愣了愣之后,眼神便暗了下来,最后道:

“我知道的,兄长。

不过,兄长,你也说了,我天资聪颖,那我可以学两门吗?”

司马宁休没有说话。

只是有些凝重地看向了司马不懈。

最后道:

“孟子有一个故事,叫做揠苗助长。

讲的是有一个人,想要自家的禾苗快点长大,于是每天每天去自家田地里看。

今天去看了,禾苗没长高。

明天去看了,禾苗没长高。

后天去看了,禾苗依旧没有长高。

这个人等不下去了,所以再去看禾苗的时候,便将这些禾苗都拔出来了一点点,心里想着:

哎呀,这下禾苗长高了吧。

但是等到第二天的时候,这个人再去田地里看,却发现自家禾苗全部都枯死了。

不懈,你知道孟子讲这个故事,是想要告诉众人一个什么道理吗?”

小孩想了一会儿,道:

“看事不能只看表面?虽然禾苗看似是长高了,但其实那长高只是表面的,算不得数。”

小孩在表面上回答着,暗自里,却在揣摩兄长说这个故事的含义:

难道兄长这是觉得,甘罗虽然长得很好看,但其实这长得好看,只是表面的,说不定人家明天就要遭遇不测了?

这一次,轮到司马宁休愣了一下,道:

“这也算是一个道理。

但这个故事,还告诉了我们另一个道理:

心不要太大,要量力而行。

禾苗需要多长时间熟透,我们便需要等待多长的时间。

最后这个人追求禾苗的早日成熟,却盲目地将禾苗拔了出来,造成禾苗的根基不稳,以致枯死。

同样的,兄长虽然看好你的天赋,但是并不希望你压榨自己,去练习两门内功武学。

因为可能学到最后,你反到浪费了自己的天赋……”

到底是弟弟,司马宁休还是希望弟弟好的。

所以,在大概点明了之后,司马宁休便也没有继续说下去打击弟弟。

他更希望弟弟能够好好的,花一门心思,专门学习某一样内功武学。

既然只能学一门,兄长这便是在劝自己放弃了。

听懂了的小孩,眼神暗了暗。

他向兄长商议着:

“要不……

等我到辟雍之后,再去学?”

司马宁休不容置疑道:

“不行。

你已经比别人领先一步了,为什么还要停下来等别人?

一直领先不好吗?”

司马不懈低下了头。

司马宁休道:

“你放心吧,就算兄长不这样说,父亲过几天,也一定会让你练习家族的功法的。”

小孩的脑袋于是一下子便耷拉了下来。

司马宁休看了,笑着摸了摸小孩的头,道:

“嗯,你不妨想想,不管什么样的内功武学,都是能保护人的。

你早日练成,你想要保护的那个人,便更加安全。

要是你因为分心练两门武学,最后一事无成了,岂不是没办法保护那个人?”

小孩听了,似乎还是有些闷闷不乐。

其他的一些武学,当然比不上暗杀术啊。

首先,学了暗杀术,就能隐匿身形了对吧?

那么,他跟在甘罗身边,也就不会让


状态提示:第六十六章,争执--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