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穿越之我竟然成了赵高>第七十八章,取蛊
个聪明的。

虽然被人看穿了心思,而且是自己的话刚一说出口,就好似被对面的人看穿了心思,赵政心里有点小小的不服气。

不过,待得他将头转过去,不去看那小孩笑得极灿烂的脸,却还是感觉,心里面,有什么东西,轻飘飘的。

百里流沙看到了赵政小孩的别扭。

低下了头,专心地感受着赵政体内的蛊虫。

真好,大腿似乎接纳他了呢。

百里流沙勾了勾嘴角。

想到三年后,秦庄王的死亡,年仅十三岁的赵政被推上王位。

从此之后,年幼的赵政,在结束了童年人人可欺的质子生活,刚过了三年安稳日子,又被吕不韦推上了一个需要瞧各人眼色的位置。

野心勃勃的吕不韦,欺赵政年幼,堂而皇之地让赵政唤他为“仲父”。

让一国之君叫他做“父”,吕不韦一个卑贱的商人,有胆子想想也就可以了,居然还丧心病狂地真做了。

做了……做了之后,还寡廉鲜耻地广而告之,生怕别的国家不知道秦国出了这么个手段阴狠的贱种:

欺秦国国君年幼,也仗着秦国前几代国君,在位的时间不长,朝廷势力一轮一轮地换下来,结果最后造成了各派系势力的根基都不稳,没得与吕不韦相抗衡的实力。

因而,他们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年幼的君主,喊着一个半路出现在他们秦国,跟秦国王室没得一点关系……

不,或许是说,跟各国王室都没得一点关系的人,为“父”。

秦国一些老臣们,瞧着春风得意的吕不韦,觉得这个不要脸的祸害,简直应该将秦国最严厉的刑罚,都尝一遍。

除了吕不韦外,赵政的母亲赵姬,后来的""嫪毐,竟然也想着要做秦始皇的父亲。

平日里,嫪毐在山阳的时候,可不要太嚣张。

一直以为自己跟秦始皇的母亲勾搭上了,自己便是他的父亲。

简直可笑!

也不看看,他嫪毐跟赵姬的关系,本就是偷偷摸摸上不得台面的。

吕不韦让赵政叫他做“父”,好歹也曾经担任了教导之职。

也曾扶持着秦始皇坐稳了王位,直到他成年。

他嫪毐凭什么呢?

不过当时已经出了一个明面上的吕不韦。

在背地里,只在下人们中间耍耍威风的嫪毐,反到没有多少人指责。

直到后来嫪毐不知天高地厚的疯言疯语,被人传到了秦始皇的耳中。

秦始皇震怒,直接就把嫪毐灭了。

但是,在此之前,想必被蒙在鼓里的秦始皇,在旁观的清醒者看来,是极其可怜的:

哪个高高在上的君王,会有这么多的父亲呢?

昔日墨翟兼爱,被孟子骂作“无父qín_shòu”。

所以,一个“父”,哪里是这么好当的?

再后来,秦灭六国,遭受到了六国的抵抗。

六国用最后剩余的力量,派来了一波又一波的暗杀。

不过秦国实力强盛,六国的那点儿余晖,怎么可能会对秦始皇产生什么影响。

六国灭了,秦始皇完成了祖辈们心心念念,谋划了多代的壮举,看着六国的与图,秦始皇心潮澎湃,想着:

这些土地,全部都是他的土地了呀。

这些土地上的子民,也都是他的子民了呀。

那么,他要好好的管理他们,将他们纳入自己的守护之下了对吧?

于是,秦始皇实行了一系列的措施。

可是那些措施,诸如郡县制:

有一些人的国家,被人用强硬的手段破了,成为了另一个国家的小县,小郡。

难道这些人能无动于衷地接受那个与他们有着灭国之仇的人,给他们安排的官职么?

自古以来,很少有人,能无视灭国之仇。

也只有混乱无比的春秋战国时代,才有这个国家被灭了,他们的臣子跑到别的国家去做官,这样的行为。

在之前的朝代,即使是要灭掉某一个国家,也需要比较正义的名头。

比如说商灭夏,周灭商。

尽管在春秋战国的这几百多年,大家已经渐渐开始接受,战争不一定需要名头了。

比如到了战国末期,各诸侯国,几乎专挑着人家国丧的时候,出兵攻打。

但是,出兵打也就打了,最多也就割点地的问题。

想当年,齐国趁着燕国国丧,差不多就把燕国灭了。

实际上也算得上是把燕国灭了。

不过后来,齐国在秦国等其他国家的威胁下,还是把吃下去的燕国吐了出来,还给了燕国的公子职。

所以,虽然七个国家打了这么些年,谁敢真正把其中一个国家灭了呢?

可是秦国敢。

还一下灭了六个。

秦国蛰伏了六世,差不多百年,对其他六个国家的势力,是虎视眈眈,蓄势待发。

等到机会之后,秦国便会毫不犹豫地出手。

当然最后他们成功了。

一下子灭掉了六个国家。

于是新建立的国家,便承受了过去六个国家的恶意与怨念。

并且,在新建立的国家承受的怨念里,还有一些,是来自不愿意听话的秦国贵族。

灭掉六国的秦始皇,陷入了短暂的迷失。

毕竟是千秋霸业啊,所以,跟当年他的父亲,初登上王位一样。

秦始皇竟然对着六国,有了仁义心肠。

秦始皇在咸阳建了六国宫室,将六国有学识的人,都请来了做官。

这些人便是住在六国


状态提示:第七十八章,取蛊--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