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会有小小的性能升级,这就使得各家还不能只看不买,不然多得几年下来,也一样会被别家拉开差距。到时候再来考虑大面积更换装备,一是一次性的军费支出巨大,二来也极有可能根本没法在短期内采购到心仪的武器装备。所以每年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分批采购,分批升级,对绝大多数主顾来说都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方案。然后想持观望态度的人看到别家掏钱采购,也只能咬牙跟上了。

这样一来,海汉每年所接到的军火订单基本都会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线之上,海汉有钱赚,各方能够在升级武力的同时保持战略平衡,这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算是可以接受的局面。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人都对这个军火贸易体制感到满意,比如荷兰和大明这两个特例。一直以来他们从海汉采购军火都会受到比别家更多的限制,不仅是采购数量上,同时也会限制他们所能购买的武器装备种类。

类似冷兵器和盔甲,海汉原则上都可以无限供应,想买多少都行,质量数量都有保障。但火枪火炮之类的远程杀伤武器,荷兰和大明就不是想买什么就能买到了。

想要从海汉手里购买这些武器,已经不仅仅是价钱高低的问题,还得答应更多的交换条件,才能如愿从海汉换得所需的军火。

这对于本身具备一定武器制造能力的东印度公司来说,一时半会倒也不算太致命,巴达维亚已经在大力建造武装帆船,扩充海上战斗力,只要熬过这段时期,在南海找到适合开采的铁矿,那东印度公司很快就可以恢复自制武器的能力,消除马打蓝国向海汉购买武器后所造成的实力差距。

所以苏克易可以假装硬气地不参与这些活动,到时候军售期开启,能买就买,实在不能买就算了,总不能一再对海汉妥协,将他们想要的巽他海峡控制权拱手送上。

而费策贤的处境则要比苏克易被动得多,荷兰人虽然也被海汉敲打过数次,甚至被夺去了安不纳岛这样的海上要地,但这些地方终究只是其所辖的海外殖民地,倒也没有到伤筋动骨的程度。而大明海岸线的多处要害位置都处于海汉控制之下,随时都有可能像金州那样被海汉在沿海地区占去一块地,并以此手段一步步地蚕食大明领土。

但与此同时大明又得依赖海汉在辽东拖住清军南下的步伐,所以对海汉的小动作只能装聋作哑。同时为了以缓解北方国境线所面临的压力,以及镇压发生在中原地区的内乱,大明也需要大量购买先进武器来增强明军战斗力。

可仅靠大明单方面的意愿并不能达成交易,海汉很早就声明了立场,可以向大明出售军火,但大明需要就两国的土地纠纷给出明确的态度。说白了就是大明必须承认海汉对实际控制区域的统治权,至于具体的说法可以商榷,比如可以效仿安南的做法,以租借的名义将指定的沿海港口地区交给海汉经营。

但大明自视为天国上朝,立国以来便号称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就算是在内忧外患叠加的当下,崇祯帝也不敢违背祖训,公然答应海汉对这些大明领地的索求。在大明朝廷看来,如今腾不出手收回被海汉强占的领土也就罢了,双方保持表面上的默契即可,怎能公然将这些土地让与海汉。

大明不肯松口,海汉便在方方面面设置限制,让大明也不那么好过。按照两国建交的协议,海汉要向大明提供包括军械在内的援助,但协议上可没写明具体的数量,所以海汉每年出售给大明的火枪火炮数量,也是远远低于大明的真正需求。

费策贤虽然每次都会据理力争,希望能为大明多争取到一些军火采购额度,但基本上不会起到理想的效果。海汉会以各种借口为名,将大明的采购量限制在一个极低的水平,甚至还远远不及福建许家军的采购规模。

费策贤当然也明白其中猫腻,多得几次之后,他也不愿在跟海汉高层交涉此事,免得自取其辱。能买多少就买多少,总不能跟许心素学,拿大明的颜面去换海汉的援助。

但这次的比武活动也让费策贤意识到,大明沿海地区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地方势力投靠海汉,其中不仅有许心素这样的地方官员,也有如福瑞丰这种背景深厚的商业大鳄。如果大明朝廷不能有效地加以监管和限制,那或许若干年之后,大明沿海州府将会纷纷变成海汉的属地。

所以各国使节在想方设法向海汉高层争取下一年能够获得更多的军火采购额度时,费策贤却已回到使馆奋笔疾书,在奏折中细数此次参与比武大会的多支来自大明的武装势力,提醒朝廷务必要对这些地方加强监管措施,设法抵制海汉在当地的不断渗透。

“各沿海州府皆有贼子与海汉内外勾结,自建私军,对抗朝廷。似此等忤逆行为,不胜枚举,若继续坐视不理,则海汉必将得寸进尺,加紧蚕食我大明领土!微臣斗胆建议,兵部军器局及内府兵杖局应加紧对海汉制式武器进行仿制,以尽早摆脱依赖,对海汉展开反制……”

费策贤这两天看下来有颇多感悟,提起笔来便洋洋洒洒,一直写到了后半夜。待他停下笔来审稿之时,才发现手腕已经酸疼得不行,只能慢慢揉搓缓解。费策贤叹了口气,心道自己这番苦心,也不知能不能让圣上和朝廷高官感同身受,有所行动。

其实费策贤提的这些问题,出的这些主意,朝廷中的高人又


状态提示:第2275章--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