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贞观皇储李承乾>第六百零九章 帝幸鄠县

太子来谢恩,李世民并不感到意外,因为他知道这小子不喜金珠美玉,不喜婀娜美妇,不喜美食华服,独喜军旅之事,尤其是骁勇彪悍的军队。

没错,这小子和自己年轻的时候太像朕了,都喜欢骑最烈的马,挽最重的弓。所谓投其所好,父子之间更是如此,既然大方的赏儿子了,那就得送点让人家喜欢的东西不是。

再者说,高明带兵有道,扩充六率也算是扩充皇家卫率的力量,如此一来李唐皇室的统治将更为稳固,两全其美嘛!

你爽快,我大方,父子俩把扩充军队的事说完了,李承乾就把去鄠县看看民生的想法说了一下,这引起了李世民强烈的好奇心。

老实说他一早就想去看看鄠县究竟被重建成什么样了,让奏本懵烦了的皇帝不喜欢那些华美且不切实际的文章,相比较下他更喜欢“眼见为实”的东西,这不是对李承乾的不信任,他想知道用那么多钱建的新城,到底花在什么地方了。

欣然允准后,父子二人在第二日,仅仅带了两百名护卫就驱驰到这座距离长安仅几十里的鄠县。首先,吓了李世民一条的是鄠县的城墙,不仅比从前高出三丈,更是通体用水泥浇筑而成,任何人看到这座小小的县城,都会被它的魁梧的身形吓一跳。

李世民是马上的皇帝,他当然知道这其中的猫腻,而且据高明说,这些城墙除了水泥、砖石以外,更是添加了手臂粗细的铁柱,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城墙更加坚固。

以这样的县城为例,加之相应的防御武器,三、五千人马足可以和数万兵马长期对峙。想想松州战役杜荷等人修筑的城塞,李世民的心中就了然了,连建造工艺相对粗糙上、下八寨都有如此威力,那这眼前这个县城就可想而知了。

在城楼上转了一圈后,李世民的身份彻底暴露了,来往的百姓都俯身在地向皇帝和太子行礼,直到县令陈挚来之后,才疏散拥堵的城关。这里安置的都是六率阵亡士卒的遗孀和伤退的老兵,他们对高明无比的熟悉,所以看到高明在自己身后伺候着,认出御驾来并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不过,当李世民溜达到城中心广场的时候就改变了这种想法,因为广场上矗立着他和长孙皇后的雕像,而且足足有数丈之高,难怪那些百姓能认出自己来了,随后笑着指了指李承乾,大步流星的向商铺走去。

还别说,李世民在两条商铺街真碰上了一些熟人,这些人基本都是弯了腰的老人,见到李世民来了,那是激动都说不出话来,连连笑着给皇帝老子磕头,请皇帝进自己那坐一坐歇歇脚。

要是普通百姓自然是不敢提出如此无礼的要求的,可他们不一样,这些人都是贞观初期在六率中服役的官兵,不少人都是秦王府、天策府的兵丁出身。

在别人眼中李世民是皇帝,可在他们眼中李世民永远是他们心中无敌的统帅,让自家主帅进屋歇歇脚,喝口水,那没什么失礼之处。

李世民的兴致非常高,一连和老兵们扯了两个时辰,从衣食住行到钱粮赋税,最后到家中的琐碎的事,李世民都一一仔细过问。

鄠县的富庶,他在来的路上就已经预料到了,因为路过的几个村子都是粮食满仓,牛羊满圈,现在又看了井然有序的县城,要是兴致不高就怪了。况且还能看到这么多,熟悉的人,这让李世民对过去征战的岁月无限回往。

夕阳西下,李世民就把驻跸的地点放在县衙,盘看了府库之后就和李承乾小酌了几杯,酒桌之上,李世民狠狠地夸赞了儿子,这不仅仅是对鄠县的发展极为满意,更加让他满意的是那些老兵能得到善终,刀头舔血了一辈子,临了能落的这样的下场已经算是有福的了。

李世民承认自己没有想到这一点,等到察觉了,那些老兵估计也不在人世了,所以说他这个台阶仍然是太子补的,老兵们每天都会对着自己雕像磕头感恩的同时他们的心还是热乎的。

这里不是皇宫,所以伺候皇帝的洗漱的活儿,李承乾亲自操刀,一边给皇帝洗脚,一边说着增设四卫的事。听到太子打算曲线执行旨意,李世民感到很奇怪,昨儿不是说的好好的吗,怎么突然变卦了。

随后,李承乾对不思其解的皇帝说:“父皇,儿臣从军也有些年头了,战场该见识过的也都见过了,多年来的征战是得到一些军功,可也让儿臣对战争有了新的认知。

秦赵长平之战,战事长达三年,秦军前后斩杀赵军四十五万,可谓白骨累累、血流成河,赵国一战差点举国绝嗣,由此正应了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松州一战,我军是斩杀十数万吐蕃军,可自身以损失将领百员,士卒数万,其战场情形说是血流漂卤、沸声若雷一点都不为过。儿臣掌中军的时候,一刻都不敢松懈,生怕一个不小心让国力受损严重。

战后,儿臣在伤兵营看了一些伤重的官兵,游击朗将韩再道的话让儿臣感受至深,我大唐有这么多勇于牺牲的边军,又有谁敢窥测天朝呢!

建立军队就是为了保家卫国,既然我们有了这么多的虎狼之师,又要那么多皇家卫率有什么用呢?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能减少从军者,省下民力去发展农桑不好吗?

再者说,您别看鄠县发展的不错,商业发达、农桑兴盛,可这让儿臣花了不少的钱,要是再养几万军队,那可就真吃


状态提示:第六百零九章 帝幸鄠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