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官婉儿哪里,唐文龙最终,还是没有决定要不要娶蔡文姬,他可以一句以后再,就离开了办公室。

回到卧房,唐文龙把三省六部制,还有九品制官员的制度,花了两个时,写了一份出来,让护卫送去给了上官婉儿,同时也让护卫通知上官婉儿,把资料内容也送到萧绰和钟无艳哪里,让她们,都先熟悉一下。

唐文龙写的,都是基本制度。

在制度之下的详细制度,唐文龙也记不住,那需要上官婉儿、萧绰、钟无艳她们,自己把详细制度商议出来。

意思,就是唐文龙只负责大局,其他的细节由三女去填补。

搞定官员制度,唐文龙就躺下休息。

明、亮,就要出发去丸都城,一路上翻山越岭那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要多休息保持体力,才能一口气冲到丸都城。

到了幽州,唐文龙都没好好逛过幽州,休息一就快马加鞭前往泫菟郡高显县,路上,唐文龙带着五百护卫都没停过脚步。

一整,到凌晨二点多,唐文龙才赶到高显城。

连续的赶路,马都累的气喘吁吁。

到了高显城外,马儿都直接趴下懒的在动弹,喂新鲜草料都不想吃,唐文龙只好安排一些人,让他们守着马在城外休息,自己带着迎接他的县令,进入了高显城。

根据上官婉儿给的情报,张颌的三万大军,还有高句丽的二万大军,将在三后,正式进攻扶余的王城,所以唐文龙还可以休息一,在赶路潜入到丸都城去。

到了高显城,唐文龙做的,就是检查装备。

炸药,攻城要用的东西,他带着典韦检查一遍才回房休息。

这一觉,睡到了下午四点。

起床,吃饭,唐文龙就在房间等着黑。

要潜入高句丽,自然要趁夜离开。

白走,容易被发现。

唐文龙拉着典韦,两人在房间聊到黑,才开始行动。

五千护卫军,一直驻扎在城外的森林。

就是走了,也没几个人会发现,何况上官婉儿早就有了安排,让一群普通幽州兵也在城外溜达,等护卫军全部离开之后,那些幽州兵,就会假装是护卫军在城外驻扎。

前往丸都城,不被发现,那可不容易。

东北平原,那可不是的。

从泫菟郡越过几座高山后,剩下的路都是一马平川。

虽然也有些山,但最高也就五百米而已。

如此空旷的地方,潜伏极其不容易。

所以这趟行程,并不容易。

趁夜,越过泫菟郡,进入平原地区之后,唐文龙就把队伍分成了十队,让他们分散,朝着丸都城的方向前进。

这样,就算被人看到,几百人也没人会在意。

选择走,荒无人烟的地方,前进的速度,自然要变的更慢,一整的时间,唐文龙才渡过松花江地区进入高句丽的繁华地区。

到了这里,才是最危险的。

越靠近丸都城,就越可能被人发现。

于是,唐文龙决定,昼伏夜出。

……

在唐文龙朝着丸都城潜伏时,扶余王城外,张合的三万大军,跟高句丽的两万大军,在城外聚集到了一起。

高句丽的统兵首领,叫做高利文,是东川王高利蒙的弟弟,也是高句丽除了东川王之外的,带兵最厉害的武将。

至于……,扶余国的情况,比较简单。

扶余国,刚传到第三代。

现在的扶余国的国王,是个没什么野心的家伙。

面对幽州军、高句丽军的攻击,他为了自保也只能把国内紧有的五万壮年男子,全部拉到了王城,抵抗两股部队攻击。

其实,扶余王,刚开始准备投降幽州军的。

毕竟,他们整个扶余王国,也就不到三十万的人口,而幽州有将近二百万人口,加上还有冀州并州的人口,加起来高达一千万人口,那就是他们三十多倍的人口差距。

跟幽州军作对,跟送死没两样。

所以,扶余王,想要投降,在汉朝的庇佑下,做个王就可以。

但是,在去年的年底,他接到一个人送来特殊的消息,那让他心动了,决定暂时看看情况,在决定到底要怎么做。

如果情况不妙的话,就干脆的投降汉朝。

如果那个人的能做到,那他就不投降,答应跟对方联合。

扶余王城外,高句丽统军首领高利文,在到达扶余王城外后,就带着自己的心腹,前往了幽州军的大营。

幽州军大营,张颌、沮授,正在话。

他们聊的,就是关于高句丽的问题。

对于扶余国,两人都看不上。

因为扶余的军队,原来都是种田的,五万人连武器铠甲都凑不齐,加上王城的城墙还是木围栏,这让张合觉得五千幽州军,就能平了扶余城,所以他们根本不担心扶余城的问题。

倒是高句丽的军队,比较强大,有些麻烦。

这次,唐文龙要去偷袭丸都城,这事张颌和沮授都是知道的,他们要做的,就是阻拦高利文的二万大军回去反攻丸都城。

要是能解决高利文,那自然更好。

两人在大营商议的,就是如何解决高利文。

“报!,高将军过来拜访!”。

门口突然传来护卫通报,张合和沮授,就不在继续聊下去。

“公与先生,我去会会他!”。

张合跟沮授了一句,就走出了营地。

高句丽,正处于发展时期,他们的将领都是非常有能力的家伙。

状态提示:210:扶余--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