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战国风云人物>赵武灵王篇30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战国风云人物九桃查找最新章节!

胡服(下)

创业者,看到了商机。在创业的路上,遭遇了重大挫折。

他心中想要的很简单:有人支持、陪伴,共渡难关。

结果:没人支持。

还被人说,不安守本分,瞎折腾。

这个人是你,会面临什么选择?

是咬牙坚持,做一个勇敢的人。

还是顶不住压力,被迫放弃。

这里会面临一个问题:过程和结果,那个重要。

有的人过程很精彩,但结果很惨淡。

于是,就会有人说:努力了这么久,结果还是差强人意。

早知道,就该选择放弃,或许能打开新的一扇门。

毕竟,对于只看结果,忽略过程的人来说,这也没什么错。

若要我来说,个人认为坚持的人,定是勇敢的人。

放弃的人,注定是弱者。

你坚持,或许,还能看到曙光。看不到曙光,也证明你是强者。

但,你放弃,得到的只能是嘲讽,还证明你是弱者。

你觉得自己的眼光是正确的,还勇敢踏出了第一步,那就要走第二步,还要走第三步。

你若连往前走的勇气都没有,何谈有个满意的结果呢?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赵武灵王遇到阻力的时候,他的选择是怎样的?

赵武灵王穿胡服,朝臣不欲。

朝臣拿着教条,祖宗家法等逼迫赵武灵王退步。

这些人妄图让赵武灵王放弃,这是不可能的。

他们小看了赵武灵王的抗压能力,也低估了赵武灵王改革的决心。赵武灵王决定推行,就不会选择妥协。他要做一个勇敢且有远见的人。

那么,现在是大多数朝臣都在反对。

放任不管,会出差错。

要想推行改革,就要做好相应工作。

如何安抚住,这些不支持你工作的人。这就要看你的思想工作,如何去做。也要看,领导的魄力和能力。

想要做通不支持者的思想工作,这个很有难度,也充满挑战,这项工作量也很大。

此时,你不仅要保持头脑清晰,还要用辩证分析法来解决问题。

什么是唯物辩证法?

抓重点,解决主要矛盾。

这些反对者当中,会有一个领导、策划者。

简单说,挑事的人。

学会抓重点,就是说服反对人当中的灵魂人物。

只要带头的人被搞定了,其他人都好办。

那么,带头阻碍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的人,是谁呢?

这个人的身份,很不一般,可以用四个字形容:高贵、显赫。

这个人就是赵肃侯的弟弟,赵武灵王的亲叔父,公子成。

公子成是什么样的人,竟然会成为灵魂人物?

这就要从赵成侯说起。

赵成侯有几个儿子,都是能打的人。

邯郸劫难,赵成侯征战大半生,在晚年栽了跟斗,郁郁而终。

赵肃侯继位,先后平叛两次,对象:他的弟弟。

那时的公子成年龄小,但,也是聪明人。

为了明哲保身,只能低调做事。

公子成熬过了赵肃侯。沙丘宫变,赵武灵王死了,他还活了两年。

这也告诉我们,身体好,才是硬道理。

话题扯远了,回归正传。

公子成出生在赵成侯时期,经历过邯郸劫难,也见证了兄弟相残的悲剧。此时,他是赵国的大司寇,又是赵国宗室贵族,还是赵武灵王的亲叔父。

地位显赫、身份高贵、还不缺钱。

他反对,赵武灵王想要推行胡服骑射,准没戏。

赵武灵王是擅长分析问题的人,也知道抓住重点。

于是,派人去做公子成的思想工作。

公子成混迹赵国朝堂四十多年,是个老滑头。

这种情况,光明正大的与赵武灵王对着干,这是小孩子玩的把戏。

成年人的方式:表面赞成,暗地反对。

成年人不会直接说,我不喜欢你。但,成年人懂得保持距离感,告诉对方,我对你没兴趣。

公子成也是如此,手下的人要替他做事。他要表达出自己的态度,也不得能得罪赵武灵王。

公子成用了一个办法:不上朝。

公子成年纪大了,装病也容易过关。

同时,他这样做,明白人都看得出。

他是反对的,态度很坚定,还是以拒绝上朝的方式。

那么,其他大臣,也会效仿他。

大臣都不上朝了,赵武灵王不退步。赵国的烂摊子,看赵武灵王如何收场。

当然呢?

公子成的这点把戏,瞒不过赵武灵王的眼睛。

对方以退为进,逼迫自己。

那么,就让他退无可退。

赵武灵王不能撕破脸面,还要表现出假象,迷惑其他人。

赵武灵王连续派了几波人,前去做公子成的思想工作。

结果,使者悻悻而归,连公子成的府邸都没有进去,更别说见到公子成本人。

按照赵武灵王的性格和公子成相处是有难度的。但,有个人的存在,巧妙化解这段关系。

这人就是赵武灵王的夫人孟姚,一个美貌和智慧兼备的人。

孟姚,在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又会起到什么作用?

答案:至关重要。

赵武灵王受了气,难免会在孟姚面前,流露出来。

赵武灵王本想听到她宽慰几句的话。

结果,孟姚问了他一个问题:对与错


状态提示:赵武灵王篇30--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