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战国风云人物>赵武灵王篇51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战国风云人物九桃查找最新章节!

塞北四郡

赵击三胡,在历史上一笔带过。

也许是历史资料残缺,或许是人为毁坏,也许是那个时代,不注重修史等等原因。

总之呢?两千多年发生的事情,历史太过久远。赵击三胡的事迹,只留下了简单的几行字:赵击三胡,开辟云中、雁门郡,筑内、外长城。

这场战役是怎样的,赵武灵王是如何战胜强大的对手,我们不得而知。

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

那时的东胡、林胡、楼烦盘踞在赵国北方是最强的。

赵武灵王要击胡开疆,三胡是不干的。

既然对方不答应,那么,等待他们的就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决战。

中原诸侯对战北边少数民族,能够获胜者,可以说是很少的。

然,赵武灵王却开了历史先河。

不仅用武力战胜了他们,还开拓了疆土,并在胡疆之地,修筑内、外长城。

赵武灵王之举,也为后来的燕昭王击胡开疆、秦始皇北击匈奴等,增添了强大的信心。

胡风之风,也是这个时代,图强的一个标志。

尤其是赵国第一个在河套平原修筑长城,紧接着燕昭王也修筑燕长城,秦始皇在燕、赵的基础上,修筑了万里长城。

也可以说,长城是一种文化,凝聚了燕赵大地人的智慧。

后来的秦长城、汉长城、明长城,及至今日。

长城,成为了一种文化的象征。

那么,这里就有几个问题。

做为中原诸侯先驱的赵武灵王,他又是如何击胡?

又是如何成为第一个华夏君主将足迹踏上胡疆?

他又是如何巩固、探索、管辖胡疆?

如何在大争之世的情况下,修筑了两道内、外长城呢?

要回答,这些问题,就要讲赵武灵王击三胡,拓云中、雁门数千里疆土之事。

虽然不能情景再现,但,可以得知,赵武灵王击胡开疆,不仅打了,还打赢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后世是莫大的鼓舞。

经过赵武灵王击胡,北方也发生了变化。

楼烦人远遁漠北、东胡人向东发展、林胡人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及至后来,赵国北方出现了一个强大的敌人,它有一个新的名字:匈奴。

对于匈奴,这两个字我们并不陌生。

李牧战匈奴,秦始皇以蒙恬为将北击匈奴,汉高祖刘邦白登之围,汉武帝北伐匈奴,冠军侯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成家等等。这些事,这里不多讲了。

总之呢?赵武灵王用胡人最自豪地方式骑射击败他们,彰显了赵国的武力,传播了赵氏文化。

赵武灵王不仅成为,第一个击败胡人的华夏君主。还是第一个令胡人臣服华夏的君主。

他不仅击胡,肃清边患,开拓胡疆数千里。同时,他也向中原诸侯证明了一个信号...谁说中原男儿,骑射不如胡。

华夏诸侯的足迹,第一次踏上了这片未知的疆域。

赵国的胡服骑射,也在这一刻到达巅峰。

这也是后世常说的一句话:师夷长技以制夷。

梁启超先生,甚至给出了一个美誉:自黄帝以后,赵武灵王是第一伟人、雄主。

甚至梁启超认为,赵武灵王的功绩:能够与秦皇汉武相媲美。

这一刻的辉煌是属于赵武灵王的。

俗话说得好,开疆不容易,守疆更不容易。

对于赵武灵王而言,胡疆是一块陌生的疆土。

他击败三胡,趁势开拓胡疆,以壮国力。

赵武灵王想要胡疆成为赵国的一部分,他就要接纳它、了解它,要让它融入进来。

因此,赵武灵王就要亲自前往胡疆,了解这块即将归属赵国的疆土。

若是连自己的疆土,他都不曾踏入,岂不抱憾终身。他要将自己的足迹,踏遍胡疆每一寸山河。

此行,也是远播赵氏威名。纵使千难万阻,他要亲自踏上胡疆。

赵武灵王进入胡疆,一边安抚楼烦人和林胡人,另一边下令不许惊扰、掠夺他们的财物。由于赵军纪律严明,赵武灵王等人深入胡疆也没有遭受到胡人的反抗。

赵武灵王看过了大青山南麓的风光,又率领众人,翻过大青山北麓。

北麓的风光与南麓的风光,各有不同,但也令人心旷神怡。

看着这块疆土,赵武灵王总算明白了,为何天下骏马皆在林胡。

赵武灵王为了巡视、安定胡疆,远播赵氏恩德。不畏艰辛万难,跋山涉水,走遍大青山南、北两麓,探寻大河的尽头。

此次出行胡疆,增长了众人的见识,也开阔了众人的眼界。

以前,在他们眼中只有中原肥沃之地。

如今,胡疆之地,给他们不仅是开疆拓土,建立万世功业的荣耀感。还强烈震撼了他们的心灵。

原来,天下是很大,很宽广。

回到代郡,赵武灵王案几上的文案,堆积成了一座小丘。这些文案,也是出行胡疆的成果。文案上记载了胡疆的人文、地形、地貌、山川河流。

赵武灵王双目注视着重新勾勒出的堪舆图,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胡疆之地,比赵地不知大了多少倍。

赵国若开拓这块胡疆,并降服胡人,训练铁骑和战马。他日,天下诸侯安敢与赵国争雄。

赵国如何管理这块疆土,抵御胡人南下,成为了一道难题。

毕竟,胡疆文化和中原文化是有矛盾、


状态提示:赵武灵王篇51--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