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战国风云人物>魏文侯篇5

西河郡守

公元前409年,魏文侯以吴起为将,出征秦国。那么,吴起能不能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接下来就看吴起在西河有什么出色的表现。

吴起奉命西征,从安邑踏上了攻伐秦国之路。

这也是吴起,再次证明自己是名将之路。

对于吴起这个外来,且无根基的将领。魏氏内部,也有不同的意见。

有的人希望他,出征顺利,完成答卷。也有的人,冷嘲热讽,等待着跌个大跟斗。但,吴起是有性格的人,向来我行我素。他不在乎其别人的眼光,他要做的就是用实力说话。

魏文侯给了他一个将才的舞台,展示他的用兵之才。那么,他吴起要抓住这次难得机会,证明自己。

他要向诸侯宣告,尤其是鲁国排挤他的君臣:我吴起,又回来了。

魏文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不仅成就了吴起,同时也让魏氏占据西河,开疆拓土。

这是改革后的魏氏,一战成名,名动诸侯。

这也是魏国走向首霸的开端。

那么,吴起是怎样证明自己的才能的呢?

吴起西渡大河,来到少梁,进行权力交接。

那些魏氏常年征战的悍将,见家主派了一个平民来指挥他们,心里不满的情绪,可想而知。诸将虽不满,心中有气,但也不敢对吴起不敬。

毕竟,吴起的背后,可是魏文侯。

这些悍将见吴起年轻,心想,“看你有什么本事。”

吴起不去管,这些人心中想的是什么。他要的是镇住这些桀骜不驯的悍将,就足够了。至于手段,可以冷酷,也可以温和。只要这些人不妨碍他,他也不会用铁血的政策。

很快,吴起用自己的方式控制住了局面,震慑住了悍将。

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让将士服从自己,取信于人。

毕竟,破阵杀敌,还要将士用命。

他要了解将士,训练他们。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总要做出几件有影响力的事,以彰显自己的能力和才干。吴起新官上任,却反其道而行,没有立即着手去干几件轰轰烈烈的大事,来证明自己。

相反,到有点混日子的样子。

深得魏文侯信任,却不干活。吴起的举动,又让很多人看不明白。

难不成魏文侯看走眼了?

还是说吴起徒有虚名。

那么,吴起在想什么呢?

他在想一个问题,如何牢牢把握住军权。

成为真正的老大。

毕竟,来西河,他除了魏文侯和翟璜的支持。这些人,是不给他面子。

谁叫他没有显赫的身世和军功。

到时候打起仗来,喊冲锋,这些人不动,还丢下自己跑了,怎么办。

所以,吴起要做的两件事:了解和整顿。

吴起交割完权力,没有急着建功,指挥将士攻秦。相反,吴起每天的工作很简单,慰问士兵生活状况,检查军备,努力和底层的将士打成一片。

也许,因为吴起不是出自贵族,对他们特别好。

将士见新来的将军与他们接触的将军完全不一样。

他们心下有疑,却不敢亲近。

过了几日,吴起依旧,将士才慢慢亲近。

这些将士了解主将之后,放下包袱,最后愉快地与吴起一起玩。

吴起的举动,完全没有将军该有的威严,也让其他人感到不高兴。

上下关系,理不清楚,这不是乱搞一通。

很快,魏文侯案几前,收到了很多投诉吴起的文案。

魏文侯本想让吴起去了西河,用战功来堵住家臣的嘴。怎知,吴起没有征伐秦国,建功立业。反而和将士打成一片,愉快的玩耍。

魏文侯招架不住家臣的压力,问翟璜,应该怎么办。

翟璜没有落井下石,反而大方地说,“名将带兵,果真不一样啊!”

“你还能说出这些话来?”魏文侯深知,为君为将之道,很生气,“他这是不分尊卑。将军和将士打成一片,没有半点威信,如何立威。”

翟璜没有急着接话,等到魏文侯神色好点,才说,“我倒认为吴起这么做没什么不对。”

魏文侯见对方不赞同自己说的话,轻骂说,“他是你举荐的,你当然要为他说话。”

“家主,冤枉我了。”翟璜露出可怜的神情,又问,“吴起爱兵如子有错吗?”

魏文侯想的是开疆拓土的功业,对这些完全没有兴趣,沉着脸说,“爱兵如子就能打胜仗,树立威信?”

“爱兵如子,才会得到士兵拥护。我们在西河打了十年,都没有分出胜负。吴起刚去就取下战功,这太难了。”翟璜见家主没有不悦的神情,为吴起争取条件,“我们要给吴起时间。”

魏文侯也觉得自己太急了点,“好吧!我就再给他一个机会。”

诸将投诉吴起,魏文侯没有反应。

这些等待看吴起笑话的人,顿时,傻了。

很快,他们第一反应就是吴起和家主的关系不一般。吴起可以不放在眼中,但,家主是得罪不起的。

诸将达成了一个默契,那就是以后,要悠着点。尽量不要去招惹,家主看重的人。

吴起来到西河,也没有闲着。他一边检查装备,了解士兵的状况,摸清战力;另一边暗中打探秦国的军情,了解这里的地势地貌以及河流、沟谷。

正所谓,知己知彼,才能取胜。

吴起要打,就一定要胜。

首战,对他来说,至关重要。

状态提示:魏文侯篇5--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