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言情总裁>帝月谋>第196章 汪六得良缘
王只余他们兄妹二人。

“荣恩候府的人?”冯昭摇了摇头,“给了他们推荐帖亦得中不了,这不是浪费名额?”

“不给不行,我与千斤的婚事还得劳我舅母、表嫂张罗,若这事都不帮我表兄,更不好说了?”

南安郡王本不想来,可舅母、表嫂在那儿哭,说是沈家大房有爵位,有爵便能入朝谋个差事,可他们三房什么都没有。

大房一脉是沈太后的胞兄,这二房、三房亦是她兄弟,只是二房、三房俱是后娘生的,大房与沈太后更亲些,就连皇后也是出自大房。当年为了拉拔二房、三房,便从两房各挑了一个嫡女嫁入皇家宗室,二房嫡长女嫁的是太原皇家祖地的萧氏才子为妻;三房的嫡长女得嫁高祖第六子为妇,这第六子得封南安郡王。

“他都有三十一了,从先帝时考到现在,下场数次不中,原本那举人就是吊尾的。可舅父、舅母非说是无名师指点才差一点。他们求到我那儿,我若不答应,就能在我府上哭着不走,舅母能将我娘几十年前,如何姑嫂情深说到我娘病重,她如何跑前跑后请名医……”

南安郡王九岁丧父,十三岁丧母,皇帝见他可怜,带在身边多有提点,虽是侄儿却亦是当成最信重之人教导。

沈家娘舅、舅母对寿春郡主颇是疼爱,一年十二个月,寿春郡主便有九个月住在沈家三房。沈三房的人为了让她过得好,薄了自己嫡亲的儿女,也不会薄她一分。

南安郡王晓得自己表兄的读书天赋,可不来不行,舅母和表嫂的哭功厉害,仿佛他不帮忙,就是大逆不道,罪大恶极。

本来他还想寻办法入府,便冯昭便送了个理由上门。

舅母更是热心地掏了红帖,上头写了明年的五个好日子,信誓旦旦地说,到时候他们全家都来帮忙。

冯昭扫了眼南安郡王,“待娶了千斤,老老实实给我过日子。还有一根臭黄瓜,别今儿给秦楼美人用,晚儿又给府里的俏丫头用,你不嫌脏,回头惹下了病,生出不健康的子孙,你得后悔一辈子。”

臭黄瓜是什么?但肯定不是吃的。

南安郡王歪头沉思,待明白那是指何物时,一张脸刷的一下就红了。

“你且仔细想想,那些育下聪明伶俐又健康儿孙的,其父必洁身自好,别香的、臭的一古脑儿尽沾上,自以为多情了得,不晓得精气不足,孩子不是蠢就是弱。”

冯昭将南安郡王敲打了一番,唤了红霞取了一份推荐帖过来,问了南安郡王亲娘舅家表兄的名讳,填上了名讳,将帖子给了他。

南安郡王收了推荐帖,掏了红帖,“夫人瞧瞧日子,你看哪个合适?”

“五月下浣那一日,素雪出阁,千斤亦一起从晋国府出嫁。”

“多谢夫人,我这便回去告诉舅母。”

南安郡王拿了帖子颠颠地走了。

她派丫头去明珠阁与汪琴捎了一句话,让陶宜人明儿过府议事。

汪琴这两日每日辰正准备来明珠与巧芬学工笔画,基本的绘法技巧已经掌握。

冯昭的手里就只剩一份推荐帖了,而这一份是得用来给汪琴许婚用的。

无论是韦八郎、房万程还是萧澈,许关键时候都能用上。

翌日辰正,陶如兰陪汪琴过来学画,汪棋亦不知从何处得了风声,早早未用晨食便坐在马车等。

陶如兰原想赶她走,可汪棋只说要学画,她拼死拽着汪琴不撒手,气得陶如兰胸口疼,“去晋国府可以,可不许添乱,否则下次,再不会带你。”

定是二姨娘教的,为了让汪棋有好亲事,这可真是拼了。

陶如兰心头不快,对汪琴道:“你将她看牢了,生出了事,汪家出丑。”

“娘,我知道。”

“母亲,我定会跟着六姐姐的,绝不生事。”

得了汪棋的保证,陶如兰方道了一声:“去晋国府。”

近了平阳巷,时不时能看到周围走到的学子、文人,年纪大的足有四五十岁,年纪的亦有十六七岁,因前几日有人得了免试推荐帖,且拿到帖子的人俱是寒门学子,其他学子闻听,一个个跃跃欲试。

晋国夫人的马车谁晓得几时出来,有时候想起了,停在一处,便问道:“可有一位名唤某某的学子,祖籍**……”偏说来亦巧,总有一人站出来,递上户籍帖以证身份,待夫人验证无误,会就在推荐帖上填写其名,一份免试推荐帖就到了。

连续三人拿到这东西,其他的学子都想试试运气。

晋国府的人管此叫“结善缘”,端看夫人的心情,她说给谁便给谁。

冯昭只给了陶如兰韦八郎、房万程、萧澈三人的名单。

她与陶如兰解释分析了一番。

陶如兰听罢,明白这三个都是真真地好人家。她心下欢喜,无论哪一个挑出来,都是十打十的好亲事。

冯昭道:“韦八郎、房万程、萧澈三人俱想入白泽书院甲班,我若出面保媒,就必得再给一份推荐帖,这是我手里剩下的最后一份。陶宜人明白我的意思了?”

陶如兰想到汪家已经讨了一份,现在为了说成她女儿的亲事,晋国夫人是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旁人想保这桩媒,没有她的面子,亦没有她的推荐帖,根本很难成功。

陶如兰没想过韦八郎,而是盯着房万程与萧澈二人,这两人原就在白泽书院乙班读书,她听汪博说过。

“夫人,我回家与老爷商量一下。”

冯昭点了


状态提示:第196章 汪六得良缘--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