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1635汉风再起>第二一四章 大清使团(三)

1650年3月16日,汉洲黑山城一众官员随着齐天从钢铁厂出来后,每个人都很兴奋经过大半年的试验,炼钢法获得成功将渗铁料切成小块置于封闭的土中,在外面加热,铁料继续吸收石墨中的而熔化成为高钢水,钢中氧可以去除,各种夹杂物也能从液态钢中上浮去除,钢(工具钢)的质量更加优干当下所有各种金属材料而这意味着,齐国目前的钢产量和质量将会获得大幅提升,在机械工业中,也可以凭借更加优质的钢材(工具钢)生产制造出硬度和强度更好的模具和加工工具,甚至目前大规模使用的一些水力磨床、床、机床,也得以实现更新换代,为齐国工业长足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物质基础“钢厂匠人在精习炼钢法之后,你们民调处的探子,务必要加强此地安全保密工作,防止任何泄密事件发生!/p

”齐天朝民调处指挥使宁吩咐道“王上,但请放心我们民调处必将封锁任何技术从我汉洲大陆流出,若有泄密发生,臣自请谢罪前”/p

宁沉声说道“工业,乃是我齐国强大之内在动力,技术领先,更是我齐国工业超越他国之根本若是我齐国工业技术能持续不断的领先,日后,不说这南洋地区,就是世界列强自然也会有我齐国一个位置”汉洲侧头看了看钢铁厂几根巨大的烟,悠然地道:“而我们齐国,目前所缺的也不过是人口而已但我怀疑,经过数十上百年的不断移民,这个短板迟早会补上“今年的移民季,因为与荷兰人爆发战争,禾指南即使如此,移民总数也在两万五千到两万六千三千多的人,估计我齐国人口规模可能会突破四“如今,我们与荷兰人开始战争,并达成一系列当不会再有其他势力可阳止我齐国大规模的展开,我怀疑,我齐国移民速度也会随之加快“南洋地区是无其他势力可以阻止我们移民,隐忧”汉洲说道:“听说,前两年,荷兰人为同时也为了换取建奴的贸易许可,他们可是偷偷,整个大陆的局势会因此发生不可测的变化两年前获得大批火器,若是清以此结束编,也差不多可以形成战斗力了如此一来,齐国目战队和几千白救军,恐怕就无法继续维持该地区的不定还要吃大亏“建奴没有船,应该无法威胁到长山岛和登的危险”齐大江说道:“们即使在山东无法坚持,退到海边,他们也不能我何“莫要小瞧了建奴他们毕竟占据了大半天下,有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优势”汉洲说道:“而且,建奴为了统一大陆,不仅善于学习新的武器运用和战法技能,还懂得各种变通转换你瞧他们,连派出使团来我齐国的谈和的事都做出来了!你们还觉得建奴只是一味靠着屠杀抢掠才夺得这大半天下吗?”/p

“……王上,建奴使团已至我庄本土一月有余若是一直将他们扣押在军营当中,恐怕有损我齐国之声誉”庄芬坚定了一下,轻声说道“难道我们将这些建奴使者好吃好喝款待一番,他们就会在顺治皇帝和多大明面前给我们说些好话?再者说了,我们与建奴打生打死了数年,我们的形象和声誉在他们眼里,恐怕也难以有什么改观”汉洲满不在乎地说道“难道就如此这般长期扣押下去?”国宁不是很赞同庄的说法,我齐国虽说偏居庄大陆,但也是浴华夏文化,并立志要做南方有为大国,岂能不顾外交礼仪之风尚,妄加扣押他国使者的“野蛮”行径需知,一千多年前,大汉使者苏武被奴扣押十九年,成就了他持节不屈,一片赤诚忠胆之英名,被汉宣帝列为阁十一功臣之一,显其节操,被千古传诵我大齐王国若是无故扣押建奴使者,让世人得知,岂不是将我大齐看做那凶残无礼的蛮,徒增恶感,同时,还平白让这些建奴使者扬名于世经过一个月的不断质询,齐国上下已然得知建奴使团来本土的目的多大明要求齐国撤回对登永初朝的一切支援,并承不再登岸攻击清控制下的沿海城作为回报,清将以五年时间,分批支付给齐国白银四百万两,黄金五万两,各色毛皮一万张,东珠五百颗,允许齐国暂时割据登和辽东之间岛屿,以为移民所对于齐国最为看重的移民,清承,每年会主动搜罗三万人以上,供齐国转运本土,分别在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市)和泉州进行人kǒu_jiāo割一听,清给予的条件非常优厚,不仅给予重金贿齐国不再干涉大陆局势,还能主动帮着搜罗移民,以供齐国所用但是稍微一磨,就觉得清的条件并不像提出来的那般复杂四百万两白银、五万两黄金,以及大量的毛皮和东珠,并不是一次性地支付给齐国多庄竟然搞出了一个“按揭”支付方式,还以五年时间为限若是在这期间,清摧枯拉朽般地击败登永初朝,还顺势剪除了国内各个抵抗势力,进而一统天下那个时候,一个微弱而又统一的王朝,可不是小小的齐国所能轻易动的万一,他们翻脸不认,难道齐国还能拿着欠条,去北京找多大明讨债不成?届时,就算出动战船和陆战队,进行暴力“催收”了,也不一定要的回来另外一点,清帮着你搜罗移民,谁知道这些人口当中都给你杂些什么地流、各类罪犯败兵、流贼…,可能清觉得凡是无用之人,或者认为是社会中的各种包,全都一股脑地塞给你将我们大陆,当做一个发配流放之地,各色人口的收容之所最后还有一点,移民人kǒu_jiāo割的地方,竟然有泉州,要知道,这处海港大乃是郑芝龙最为紧要的水师据点和造船基地这清将泉州列入移


状态提示:第二一四章 大清使团(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