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穿越重生>穿越之远山茶农>第七十六章 谢师宴

堡楼还没有正式开始建造,随着春天临近的脚步,温纶已经逐渐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大兴土木。

作为工头的宋林,这些天也不再有时间抓着温纶问东问西,仗着一手绝顶的轻功,山上山下跑得尤为勤快。

山下的路已经逐渐恢复通行,材料筹备工作终于能够以一个较高的节奏开始展开,但是……

“龙州县这个小地方,很多东西都没有。”

其实在大茶村建造堡楼,用量最大的石料可以就地解决,木料的话龙州县内也能搞定。但是其它相关的配件,那么大的量是不可能有存货的,都需要重新造起来。虽然已经制作了一部分,但是龙州县的工坊数量有限,哪怕是宋林带来的二十名匠人能够搭把手,也几乎无济于事。

宋林盘算着这几天去一趟府城。

温纶和熊大也准备去:“同去。”

宋林不意外地点点头。温纶的学生姚青中了案首的事情,在整个大茶村都掀起了轩然大波。当然大茶村的村民们羡慕归羡慕,并不能够太深刻地认识到一个不满十岁的案首的价值。但是在山下的县城里可就不一样了,尤其是县伯府里,差不多算是一巴掌直接扇到了脸上不算,还被兜头踩了一脚。

宋林在京城里见惯了豪门阴私,县伯府的这些事情,他只消看一眼就能推断个七七八八。现在可好了。一个他们巴不得送出门的庶长子,结果教出了一个案首。而他们家自己看中的几个嫡子,还不如一个庶长子教出来的学生出息。尽管县伯府上的几个嫡子,都不需要走科举的路子,可大家都在府城书院里读过书,谁不知道谁的水平?

县伯府的当家主母,也不知道背地里被人笑话过多少回了。

因为这次并没有打算去多久,温纶和熊大的行李是早就收拾好了的。

山路还不能走驴车马车,熊大直接背着自家媳妇儿下山,温纶身上连个小包裹也没有。

宋林一人带着两个包裹,摇了摇头。但是一想到在温纶这里的收获,又立刻心甘情愿起来。

没人知道,或者温纶知道,毕竟宋林这些天用的是温纶的书房,给宫里面递消息。这些温纶平时用来玩乐的东西,能够给整个齐国带来多大的改变,宋林都说不好。给温先生拿个包袱什么的,完全是应该的。

两名高手下山,速度倒是比一般的驴马还要快。温纶趴在熊大的背上,感觉没睡多久,就到了山下。

马车和一应事务县伯府已经准备好了。三个人并没有多做停留。老县伯身体不适,温纶和熊大去看了一眼,临到出发钱倒是刘氏代表着一家出来送行,脸上的表情像是被冰雪冻住了一般僵着。

温纶有点担心这位嫡母的脸会崩,赶紧走人。

马车上很妥帖,虽然没有什么特别奢侈的布置,但是让宋林也舒服得舒了口气。

车夫姓余,是吴氏的人,老实憨厚话不多。

熊大将车帘子掀了一条缝透气,自己坐在上风口给温纶挡风:“趁着这次有工匠,咱们家也做两驾马车,照着书房里的马车样式做。”他媳妇儿早就已经是熊家的人了,总不能再一直这么让县伯府准备东准备西的。

熊大不是没察觉这样不好,只是一来太忙,二来整个县城几乎都在县伯府的眼皮子底下,做什么事情也绕不开去。不过,只是安置一个宅子倒也没什么事情,平时堆放一些东西,或者时间晚了,来不及上山休息一晚什么的,总比在县伯府的好。

宋林的眉头一挑,刚想说这么公器私用不好,听到后面半句,想到书房里的马车模型,立刻就没声了。那马车里面能点炭炉,有各种卡位,还能拼成床板,还有各种好用的设计,不仅图纸,连模型他都硬是向温纶要了一件,送到太子手上了。

马车内的这种功能应用,皇家也有,但是皇家那种马车但是体积就要大上很多,多数是用来摆排场。如果想要轻车简从地出行,根本没可能。

马车这东西,到了冬天帘子一挂,里面几乎都没有光线。温纶有些犯困,靠在熊大肩头,任由熊大给他捂手:“实物比模型麻烦多了好嘛,哪有那么简单的?”

熊大十分嫌弃宋林的存在。要不是这货,他都能给媳妇儿捂脚:“没事儿,那二十名工匠可厉害了,能搞定的。”不就是一辆马车嘛!

在温纶他们还没有到县城的时候,熊家已经有人提前将消息递给了姚青和黄真。黄真也掐着时间开始安排起谢师宴。

新晋案首施粥的影响还没有从府城退去。冬天临近开春这段时间,本来就是贫苦百姓最难熬的一段时间。几乎天天都能在粥棚看到跪地磕头感激涕零的百姓。府城繁华,但也有着穷苦的人家。

原本背地里那些对姚青作法看不上的人,在看过了实际情况后,也纷纷闭了嘴。

“小小年纪,沽名钓誉。”

“慎言!”

“就是沽名钓誉又如何?至少人家切切实实让这么多老百姓吃上了几天粥饭。你呢?”

“嗤!不就是几个粥棚,本少爷牙缝里省下一点就有了。来人,明天开始也给本少爷在四个城门口摆粥棚!”

“那我也趁着便利,送几缸泡菜吧。”

于是,等到温纶他们到安江城的时候,看到的是即将收摊的粥棚。五颜六色的杂粮粥上面,还有一小撮酸泡菜或者腌萝卜之类。

宋林见熊大夫夫一脸茫然,解释道:“这还多亏了姚青。”

嗯?

状态提示:第七十六章 谢师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