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长安之上>第473章 有孕了
时,黄大妹做了油饼,格外好吃。

因为卫王的加盟,最近铁匠铺挣了些钱。

“给,这是你的!”

黄大妹看着卫王的眼神,就像是看着一个小金人。

阿耶说的招赘婿,指的就是这样的吧?

话不多,有些冷,不过架不住力气大,还踏实啊!

卫王摇头,“我说了,自己能挣钱。”

几次劝说卫王都不收,黄大妹也干脆,“那我替你收着,回头想要只管说话。”

正好没活,黄大妹走出铁匠铺,负手回身看着里面,觉得自己总算没辜负老爹的遗愿,把老黄家的产业又拉起来了。

她抬头看着空荡荡的上方,总觉得有些空荡荡的,配不上如今铁匠铺的红火,说道:“差个牌匾!”

卫王问道:“写什么?”

“你识字?”黄大妹问道。

“嗯!”

“你……”黄大妹本觉得他在撒谎,可这阵子卫王的表现分明就是个踏实的人。

“真会?”

“小时候学过,大了家里穷,就没学了。”

“那就写一个吧!”

纸张铺好,最便宜的毛笔,最便宜的墨,也不知搁了多久,全是积灰。

“写什么?”卫王自己磨墨,熟练的动作让黄大妹心中多了些期冀。

难道这个赘婿还识文断字?

黄大妹想了想,“他们家的招牌都是什么氏,咱们是铁匠铺,就不跟风了,踏实写。就写个……黄家铁匠铺!”

“好!”

卫王收了些笔力,一挥而就。

哪怕是有些收着,依旧能看出一股子凌厉的气息来。

黄大妹自然是看不懂的,欢喜的道;“原来你真会。”

这个赘婿要得啊!

回头还能教孩子,连读书的钱都省下了。

她拿着这张纸去寻了做牌匾的。

“就要最便宜的!”虽说最近生意火爆让黄大妹有些小膨胀,但节约依旧是这等阶层百姓的习惯。

“好说。”

伙计接过那张纸,打开一看。

“什么店铺?”

“黄家铁匠铺!”

伙计仔细看着,“你这个……你确定?”

黄大妹点头,肯定的道:“是啊!确定!”

伙计一脸懵逼,“不识字?”

“不对?”黄大妹点头,看了一眼,“咦!这个黄字不对哟!”

黄字她还是认识的,只是先前欢喜过头了,没仔细看。

“我就说他不识字,这写了什么?”

“皇家铁匠铺!”

……

三大部不敢袭扰,于是春耕得以顺利进行。

杨玄视察了一番,心满意足的回来了。

“老二呢?”

老贼带着潘正一路传授学问,王老二回城就消失了。

“说是去看杂耍。”

州廨斜对面的杂耍已然成了临安一景,第一次来临安的人都会去看看。

王老二饿了,进城就离开大队,自己寻了个路边摊吃饭。

“客官要什么?”

“来一碗馎饦,快一些。”

四月的天气凉爽,来一碗馎饦下去浑身热乎乎的,再寻个好地方看梁花花翻跟斗,美滋滋啊!

“好嘞!”

斜对面几个大汉在吃馎饦,另一边是一辆马车,马车边上,有侍女低声禀告。

“杨使君进城了。”

“等他们吃完就去寻他!”

“是。”

几个大汉吃的满头大汗,其中一人问了伙计,“哎!问个事。”

“哎!我有个匪号叫做包打听,您这可就问对了。”伙计嘴皮子很溜。

大汉乐了,“你这口音听着不对,哪的人?”

“太平县的。”

“这口音分明就是长安的!”

“往事不堪回首,客官您有话就问。”伙计笑吟吟的道,“虽说才将来临安不到一年,可不是我吹嘘,临安城除去使君家,就没我不熟的。”

大汉一怔,“原先干啥的?”

伙计说道:“原先就帮人开门的。”

掌柜看了他一眼,心想这个惯偷虽说改邪归正了,可路过有钱人家门前时,依旧会不自觉的看一眼大门。

“哦!这活计倒是新鲜。”

大汉笑了笑,“这城中有什么好玩的?”

伙计一边忙活,一边说道:“城中要说好玩,就是杂耍,就在州廨对面。”

大汉摇头,“杂耍咱们都看腻了。”

伙计说道:“那不一样。临安梁花花的名号听说过没?”

大汉摇头。

“那梁花花的身子软的不像话,就和馎饦似的,能弯曲的倒过来,叠着知道吧……”

伙计比划了一下。

大汉眼前一亮,“哎!这姿势,若是在床上可就乐呵了。”

伙计端着碗过去,“客官,您的馎饦。”

王老二端起馎饦,劈手就砸了过去。

滚烫的馎饦泼了大汉一头一脸。

“啊!”

大汉惨嚎起来。

另外几个大汉蹦起来,一人冲过来,劈手一拳。

王老二就是一巴掌。

啪!

几个大汉联手而上。

“有人动手了。”伙计喊道:“要殴打使君的人了!”

瞬间,几个大汉就被淹没了。

“哎哟!我的腿!”

“娘的,踩哪呢?”

众人一哄而散,几个大汉衣裳凌乱的倒在地上。

马车里,有人问道:“闹什么?”

侍女怒了,“有人动手打了咱们的人。”

“还回去……罢了,报官!”

巡街的军士过来。

“是


状态提示:第473章 有孕了--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