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长安之上>第975章 愿为一节度使
。”

这一刻,杨玄目光睥睨,仿佛一头猛虎在俯瞰着自己的猎物。

霸气!

钱翔浑身颤栗,低声道:“大王,这,才是无双国士啊!”

与敌军对垒从容淡定,看似平常,可当决战来临时,杨玄流露出强大的自信和必胜的信念,令钱翔动容。

而且杨玄治理有方,把一个破落的北疆,渐渐治理成为塞外江南。

这样的无双国士,若是能成为庸王的助力,逆袭伪帝希望很大啊!

庸王目露异彩,轻声道:“阿耶,我遇到了一个大才!”

这个大才文武双全,且对伪帝不屑之极。

他手握北疆雄兵,指挥若定,假以时日,定然能聚拢北疆之力,反戈一击。

他动心了。

本来此次出长安不是他,而是贞王,但贞王却说身体不适,没法去。

他理解贞王的想法——伪帝猜忌贞王,若是贞王来了北疆,此战顺遂的话,回长安后,被病逝的可能性大增。

而他不同,所有人都知晓,庸王是一堆烂泥,扶不上墙的那种。

他来,就当是旅游,顺带给伪帝做个广告——俺对几个堂弟如何?慈祥吧?

以往的伪帝没这个需求,幽禁就幽禁了,又如何?

朕连儿媳妇都能抢,何况幽禁几个侄儿。

但今时不同往日了。

他年岁大了,朝中关于立太子的呼声一年比一年高。

他拖着,可拖一拖的,有臣子就说若是山陵崩,谁继位?

这话大逆不道,但无可挑剔……臣为大唐故,为国本担忧!

舆论,渐渐的朝着另一个方向去了。

越王,卫王,两个皇子在长安互相牵制,确实是让他安生了一阵子。

但随之而来的便是群臣的担忧。

你老了,给自己弄个继承人吧!

李泌怒了,干脆把庸王拉出来。

这里面有个缘由,当年李元为太子时,曾说过一段话,大致意思是,阿兄孝顺,可惜和耶娘生出误会去了。等我以后老了,就让阿兄的后人为太子。

这话是在搪塞武皇,近乎于忽悠。但说出来便是彩衣娱亲,无人能挑出错处。

那时候的武皇正处于长子被自己两口子冤杀,宣德帝病重垂危的当口,故而只是一笑。

她何等的心机,把这番话当做是李元的安慰。

但她的意志比无数男儿更为坚韧,无需任何人的安慰。

武皇不在意,但这番话却传了出来。

啥?

太子说百年后要让孝敬皇帝的儿孙继位?

然后一笑了之。

这话自然没人当真,傻白甜都知晓是忽悠。

但架不住帝王金口玉言啊!

这不,此次皇帝令庸王来北疆监军,一下就令长安城地震了。

许多人在猜测皇帝的意思,但猜来猜去不得要领。

唯一知晓的是,皇帝对着两个堂弟绝壁没有一丝兄弟情义。

但架不住他无耻啊!

据闻国丈都骂了娘,可见恼火。

而越王称病,在家蹲了许久,据闻整日只是苦笑。

遇到这样的爹,他也只能苦笑,否则,下一个被弄死的就是他。

唯有小巷子中的黄家铁匠铺中,打铁声的节奏仿佛是亘古不变,悠然而从容。

庸王一出,长安震动。

庸王知晓自己成了许多人的眼中钉,所以此次出行,必然要有收获,才不辜负自己的冒险。

现在!

他发现了一颗宝石。

若是能拉拢过来,这不是收获。

而是!

金矿!

他就在马背上,全程看着杨玄指挥。

没有什么故作高深,甚至有些简单,让人觉得厮杀也不过如此,名将也不过如此。

但当底牌揭开时,庸王才知晓。

原来,所谓名将,就是不动神色间,便准备好了各种手段和应对。

这特娘的!

被幽禁多年,让庸王有一种想发泄的冲动。

但,杨玄看了他一眼,问道:“大王以为如何?”

他竟如此尊重本王?

不对!

这只是惯例问监军,给外界一个交代罢了。

庸王瞬间为自己的跳脱感到羞愧,颔首,“国公了得!”

杨玄并未流露出傲然或是得意的神色,而是看着自己的左翼。

“此战的胜负手,在左翼!”

庸王说道:“左翼如今岌岌可危……”

杨玄指着左翼,“唯有左翼挡住了敌军的冲击,我中路方能从容击溃敌军。你看,敌军中军未动,这便是在赌,也是气势之争。”

庸王明白了,“我军左翼危急,敌军中路危急,这时候就赌谁更沉得住气。”

这位兄长,聪明!

可惜了!

左翼,老贼已经上阵了。

他带着一队骑兵挡在了敌军重骑之前,没多久,一身红色,也不知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

“不可退避半步!”

老贼咆哮,随即被一箭射中腰侧。

战场在这一瞬安静了下来。

老贼低头看看箭矢。

抬头骂道:“草泥马!杀敌!”

主将悍不畏死,麾下顿时就炸裂了。

北疆军前赴后继,拼死阻拦敌军。

而中路,玄甲骑已经接敌了。

砰砰砰砰砰砰……

密集的撞击声中,张度率先冲了进去。

玄甲骑的第一波攻势几乎无可阻挡。

“使君!”

沈长河蹙眉,“中军怕是挡不住多久。”

“我在看!”

林骏死死地盯着


状态提示:第975章 愿为一节度使--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