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太监总管,经年累月与这些皇子接触,王德当然清楚,李承乾此人,性格骄纵,为人霸道。

身为皇嫡子,李承乾可谓是天之骄子。

他的父亲乃是当今圣上,母亲乃是当今皇后,舅父又是朝堂之上的顶级大佬,关陇集团的首领长孙无忌。

这样一个身家显赫之人,自然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但从小的娇生惯养,也让李承乾养出了不少坏毛病。

李承乾此人,颇爱和那些个关陇集团的纨绔子弟厮混在一起,沾染了不少世家子弟的坏毛病。

而且他对身边的宫女太监,动辄便是打骂,为人凶横霸道。

王德就听手下的太监们抱怨过多次,大家都很惧怕被调到李承乾身边去伺候,说不知何时就会丢掉小命。

虽然王德贵为天子近侍,不会畏惧李承乾对他无礼。但王德着实看不上这位准太子。

所以,看见李承乾败兴而去,王德也不作理会,只能无奈叹气。

他再看向床上,李恪仍是昏迷不醒。

“唉,比起那位准太子,蜀王殿下要英明睿智得多哟!”

“天可怜见,怎么叫蜀王殿下这么好的人,遭受这么重的伤呢!”

王德感慨道。

……

半个时辰后,齐国公府门外。

一个身披长袍的人出现在齐国公府门外,他敲了敲门,大门旋即被打开。

这人转身抹进齐国公府,进入大堂。

齐国公府的主人长孙无忌此时仍未回长安,主事的是管家孙胜。

孙胜这时已接到门房通报,赶到了大堂。

“殿下,您来了!”

那长袍人揭开袍帽,露出一张阴冷至极的面孔。

此人竟是二皇子李承乾。

李承乾今日看到自己的父皇对李恪如此优待,大为光火,他本是天之娇子,岂能容得有人威胁自己拿下太子之位?

所以,看见李世民居然只顾照看李恪,完全不理会自己,李承乾立马回宫打听情况。

这一打听之下,李承乾才知道,今日渭水河畔,李恪突然杀出,救大唐于水火之中。

这可让李承乾大感威胁。

李恪前些日子在蜀地闹出如此大的风波,与长孙无忌之间发生巨大冲突的事,仍历历在目。

如今李恪又临危救难,帮李世民解决一个极大的难题,可想而知,他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已迅速攀升。

李承乾已能看出,这李恪定会成为他夺嫡路上的最大敌人。

所以,他赶忙跑到齐国公府来,寻求舅父长孙无忌的帮助。

但来的不是长孙无忌,却是他的管家孙胜。

那孙胜一来,还不等李承乾开口,便抢先一笑,而后神秘兮兮地从怀中掏出一个锦囊。

“殿下,这是家主让小人交给殿下的!”

孙胂将那锦囊递了上来。

李承乾一愣,随即接过锦囊。

这锦囊里只有几句话,大意就是让李承乾安心做个善待弟弟的好皇兄,只管在李世民面前卖乖。长孙无忌不消数日,便能赶回长安。到那时,一切自有他做主。

合上锦囊,李承乾稍作沉吟。

片刻之后,李承乾幽幽一笑,眼神里闪过一抹意味深长的慧黠光芒。

“舅父一旦回长安,李恪这小子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

甘露殿中,李世民仍在忧心忡忡地照看李恪,御医已仔细处理过李恪的伤口,但直到现在李恪还未醒过来。

李世民心中担忧,他不停询问御医,但御医表示一切要看李恪的身体,看他能否硬撑过今晚。

李世民几次想动怒,但考虑到御医也已尽力,而且李恪目前状况未明,尚须御医精心照料,他这才忍住怒意。

而一旁的王德看着李世民如此关照蜀王,心中不免感叹。

他这时候已从手下太监那里得知,今日正是蜀王殿下突然出现,才扭转了战局。

听到这些消息,王德对李恪也是无比佩服,他不断在心中向神灵企求,让蜀王殿下能早些康复。

正在这时,李承乾又一次出现在甘露殿中。

他这回比之先前,神情要温煦得多。

“父皇,听闻皇弟负伤,他怎么样了?”

李承乾走到卧榻之侧,温言问候道。

王德在一旁听见李承乾的话,差点没吓出个好歹来。

这李承乾先前那副狰狞面孔,那副冷漠表现,王德可是看在眼里的。

怎么这会儿,他又换了副贤明皇兄的面孔了?

但李世民先前并未注意到李承乾的表现,他此刻看着李承乾,点头道:“御医已经看过了,说是熬过今晚就会好一些了……”

李承乾点了点头,而后又朝御医道:“那就拜托御医了,一定要将我皇弟治好!”

他这副表现,倒真像是颇为关心李恪的伤势。

李世民微微颔首,显然他对李承乾的表现很满意。

“你能如此顾念兄弟,也算是有了不少长进。恪儿此次为国负伤,算是我大唐功臣。”

“以后,你兄弟二人一定要和睦相处,不可妄起纷争!”

李承乾微一躬身:“儿臣知晓!”

这一夜,御医守了一夜,李世民也熬到了深夜,直到彻底坚持不住才回身歇息去了。

第二日一大早,李世民又赶到了病榻之旁。

此时的李恪还未苏醒,但看面色,比之昨天要好得多了。

至少今天脸色已微微转红,比昨日那般一片惨白要好得多。

“陛下,蜀王


状态提示:第47章 兄弟和睦--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