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玄幻奇幻>争霸万朝:开局获得赵云模板>第87章 军心(求收藏!)

别看历史上动辄八百破十万,三千破四十万之类的神话战绩,但能名留青史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也就那几个。/p

绝大部分的战役都是以多胜少。/p

王景自认统兵能力一般般。/p

如果让自己统帅一队骑兵冲锋陷阵,他还有些自信,但正常的统兵指挥他就有些抓瞎了。/p

尽管他无时无刻都在学习,但真正的带兵能力,也就能带个两三千人而已,更多的兵马让他指挥很容易顾此失彼。/p

现在让自己对阵袁术,王景是没有信心的。/p

无论是势力的扩张,还是统兵能力的增长,都需要先小后大,先弱后强。/p

说的远了。/p

总之沈翼的话,让王景坚定了念头。/p

“沈先生说的不错,稻谷成熟的时间只是慢了半日,距离恢复正常,还有一段时日!”/p

“在粮食成熟时间恢复之前,我们要迅速壮大!”/p

王景沉声说道。/p

听完沈翼的禀报后,王景心中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一丝急切,这种情绪不是焦躁不安,而是一种时不我待的迫切感。/p

他来到湖心岛船坞,乘船来到北面中岛的水寨,此时江志雄、李俊还在水寨不断训练水师。/p

东湖军的三个千户,步军千户最先完善。/p

水军千户在吸收了梁山水寨的人马后,经过这些天的不断磨合,也变成了一支可以上真的水军。/p

淮北泗州水网纵横,尤其是在地形扩张十倍后,本来不算宽阔的水流,堪比源世界的大河。/p

一条条的河水从西北流向东南。/p

这些河水最后注入辽阔的淮河,以及面积极大的洪泽湖!/p

流入东湖的安河,不过是流向淮河、洪泽湖的一条比较小的支流,在东湖更东面依旧有河水贯穿。/p

王景以后和其他势力争锋,水师能发挥极大的用处!/p

在袁术军、孙儒军这些势力还没有建成水师之前,王景麾下的这个水军千户,或许能成为他出奇制胜,击败强敌的依仗!/p

湖水荡漾。/p

王景带着沈翼、朱武、麦铁杖和穆弘四人乘船靠近东湖寨,能隐约看到东湖屯汇聚了数百青壮,他们正在一个百户的带领下继续开垦农田。/p

他们准备前往湖水东岸勘察建造城池的地点。/p

在出发之前,王景先带着众人巡视各地一番。/p

“东湖卫所已经挑选了四百人,这些卫所兵一边训练,一边开垦农田,卫所兵听从县令、县尉和指挥使的调遣!”/p

“现在指挥使这一级还没有设立,就先有沈先生调遣吧!”/p

王景说道。/p

卫所兵有两个作用。/p

第一个作用就是辅助地方官员镇压叛乱剿灭贼寇,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充当战兵的后备队。/p

他们被王景当成了新兵训练营。卫所兵平时训练和战兵一样,只是训练强度不如战兵而已,一个系统的练兵方法,可以让他们加入战兵后迅速的和军队融合。/p

“主公,正兵每天有充足的食物、衣甲补充,现阶段没有粮饷不算什么,但卫所军……他们不仅要种田,还要训练充当正军的预备队、平时还要辅助官员镇守一方……”/p

“他们没有得到多少赏赐和好处,却要承受这么多的任务,属下担心,时间一长,卫所军的军心不稳啊!”/p

朱武有些担忧的说道。/p

麦铁杖、穆弘这时候神色微动,不过他们身为军中将校,这时候不适合插话。/p

他们这时候插话就等于为手下捞好处,拉拢军心。麦铁杖看似粗豪实际上心思很细,能在南北朝时代成为大将的人,有自己的生存之道。/p

麦铁杖这位千户不说话,穆弘这个百户自然不会开口。/p

“朱镇抚放心,主公怎么会忽略这点!将来分田的时候,只要是从军的士卒,得到的田地是寻常百姓的一倍,卫所军也不例外……”/p

“田地、房屋、钱财,首先保证的便是军中士卒的利益!”/p

沈翼笑了一声。/p

王景点头,补充一句道:“军中士卒若是上阵伤残,就转为卫所军的什长、队正,专门负责练兵,若是立下功劳,亦可担任乡巡检、县尉等官职。”/p

“无论是民政还是军制,我们都在一点点的完善,不可能忽略军心!”/p

有句话说得好,天子者兵强马壮者为之。/p

乱世的时候,谁敢忽略军心对麾下士卒不好,晚唐时期的魏博节度使就是前车之鉴。/p

在看完东湖屯之后。/p

众人乘船靠近南寨乡,田亮云正率领百姓收割粮食,然后继续开垦农田,世界祝福的力量虽然有一点点衰退,但现阶段影响不大。/p

土地也不需要休耕,大地肥沃的几乎可以捏出来一把油。/p

除了种地之外,伐木采石,还有一些老人被安排放牧。/p

田亮云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抓来了一些羊,许多小羊羔围着牧羊,在南寨周围啃着青草。/p

原本属于军管的南寨乡,被这些羊羔衬托的有了一丝正常村镇的气息。/p

“田亮云这些天做的还不错!无论是种田还是调解民政,都十分熟练,以后主公再夺一县的话,可以考虑让田亮云担任县令!”/p

沈翼笑道。/p

田亮云好歹是最先追随王景的人,将来王景若是能成就一番事业,不用说他也能水涨船高。/p

只不过限于他的能力,可能无法担任高官。/p

“不


状态提示:第87章 军心(求收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