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玄幻奇幻>妖怪三国>第一百零六章 军临函谷关

兵行数日,已至函谷关,各营都在函谷关下下寨。/p

这几天,陆离的几个哨探都返回了营中,并传来了情报。/p

函谷关中有守军约万人,韩遂仍在派兵增援。至于长安,据说囤积了三万士兵,然而这批由韩遂亲自统率的士兵却是消息模糊,据说在长安、函谷一带活动,却不知目的为何。/p

另一方面,董卓军则是有八万人,虽然在士兵人数上比韩遂全军还多出一倍,是函谷关守军的整整八倍,但是却作为没有地利的攻方。/p

董军主帅是丁原,阵容包括张辽高顺在内的全部并州铁骑共计五万人,还有以李傕、张济为将的三万凉州军。/p

韩军主帅为韩遂,麾下主要是战法奇特的西凉军,副将仍然成谜。但据悉,韩遂的结义兄弟马腾正在西凉大规模地组织兵马;而董卓的根据地凉州,此时却是处于没有名将构筑防御的半瘫痪状态。/p

参详过这些情报,陆离召来贾诩,剖析当下的局面。/p

贾诩枯瘦的手指划过地图:“韩、马占据西凉、长安,我们拥有凉州、洛阳,势力呈犬牙交错之势。其中,凉州受到韩、马夹击的威胁,而长安也夹在洛阳与凉州之间。”/p

“我们属于洛阳一方,和凉州可以形成夹击之势,合攻长安。”宁儿道。/p

陆离摇了摇头:“这是不可能的。且不说我们与凉州的联系已经被长安隔断,在我们攻打长安的同时,凉州同样面对西凉马腾的威胁。如果协助我们出兵,凉州不就空了吗?要是我的话,是肯定不会选择这个战略的。”/p

贾诩赞赏地点了点头,为陆离指出更深远的问题所在:“可怕的事情在于,如果韩遂给凉州方面传假情报,让凉州与洛阳一同夹击长安呢?对于我们来说,函谷关之战是必须速战速决的。”/p

正在众人议论的时候,庞德却冲进帐来:“陆兄,丁原将军升帐,张辽将军叫你一同过去。”/p

“我?”陆离有些讶异,“我只是个百人将,也要列席丁原将军的军事会议?”/p

庞德的脸上有些局促:“我也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但是张辽将军的口令已下,你还是快去最好。”/p

“这是你好好表现的机会哦!”宁儿坏笑着把陆离推出了帐篷。/p

刚进丁原的大帐,张辽就热情洋溢地拉住陆离,向丁原介绍道:“主公!这就是设计焚烧我们自己营帐、引出函谷关守军的陆离。他可是阵斩了张角的人物,而且还师承一位世外高人,有不少神妙的匠艺——不瞒你说,我最近给全部骑兵配上的马镫,就是这位陆离设计的。”/p

满头银发的丁原听张辽如此夸奖陆离,不禁面带喜色:“如此看来,陆离小兄弟真是当世奇才,文韬武略都很了得嘛。”/p

设计函谷关出自贾诩的谋略,阵斩张角是曹操帮了大忙,无数发明则都是历代人物的智慧结晶,陆离哪敢自居其功?被张辽、丁原这么一捧,陆离当即就有些不好意思:“张辽将军谬赞了,我只不过是运气好,才有了这些功绩。”/p

丁原微笑颔首:“你攻击函谷关相当不错,张辽已经跟我说明。然而这一计策也会让我们损失不少军资,我决意先把粮秣都搬出营帐,然后烧空营引诱敌军来攻,如何?”/p

陆离摆摆手:“如果搬出军资,这一行动会显得非常诡秘;万一被细作探知,计策就会败露。要想擒拿猛虎,我们就得舍得羔羊,几车粮秣比起函谷关来说,孰轻孰重?”/p

张辽也点头赞同:“我们要攻击长安,本就是要速战速决。时间一迟,凉州必然生变,到时候长安未克、凉州已失,悔之晚矣。”/p

听了这些意见,丁原摸摸下巴,当即拍板:“那就这么做!要是此计能成,陆离你就是五百人将,与张辽并驾齐驱!”/p

不过多久,冲天火焰就燃遍了丁原的大营,函谷关外火光滔天,一片混乱。/p

“他们怎么还没出来?不会识破了我们的计策吧?”营边的一小片密林中,丁原与陆离一同眺望着火海,函谷关依旧是岿然不动。/p

陆离手中也是捏了一把汗:“倘若火势再烧下去,这就会把整座大营都烧光了。如果函谷关的守军还不上钩,那我们岂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p

“稍安勿躁。”在陆离身边,贾诩镇静地骑在马上,双手揽着缰绳,一边闭目养神,像是听着风声。/p

“来了。”突然间,贾诩睁开了眼睛,“我的星力罗网,已经感觉到了风吹草动。”/p

函谷关门打开了,兵卒像是潮水般往火海中扑来。/p

“看起来就像是飞蛾扑火。”张辽嘿嘿一笑,抽出刀来。陆离身边,庞德也是擎弓在手,亟待冲出。/p

“稳住……”丁原的眼睛细细盯住函谷关大门,眼看着那些守军如蚁群冲出,第一波士兵近乎冲进火海之中,这才拔刀怒吼。/p

“冲锋!”埋伏着的士兵从未烧起的营帐中冲出,那些看似忙碌救火的兵卒,也都像变戏法一样,在水桶里拿出短兵来。/p

董军一方士气暴涨,喊杀声如山呼海啸,向着函谷关掩袭过去,两军交战并未演变成混战,人多势众而气势高昂的董军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函谷关的守军眼见中计,急欲闭锁关门,然而败退的军队却拥堵在关门之下,可谓进退维谷。/p

陆离并没有第一个冲杀到近前,他仍在远处观望着。/p

“有些不对。”陆离


状态提示:第一百零六章 军临函谷关--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