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颜色,还需要她自己去调出来。哪里像在现代,买的颜料就三十六色的。

在古代啊,那些颜料也是很贵的。不只是读书难、学画也不容易啊!纸贵、笔墨贵、颜料贵。没钱的人用不起啊!

在现代,佳芸练毛笔字,用的还是旧报纸。家里订报,不用也是当废纸卖的。最主要的是便宜。

要让她去学什么钢琴、古筝什么的昂贵乐器类。她也学不起,没钱去买那玩意儿回家练习。

她一同事的女儿就学钢琴的,人老公有钱哇,一架三角那什么、什么牌子的,几十万的买回家。那钢琴,就能买她住的小公寓了!人家可说了,那还不是最好的呢!

这大概就是俗话里的: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经济是基础,没有基础,又怎么能更上一层楼呢?

果然,不管到了什么地方,她都是个俗人,成不了仙的那种。所以,就算是画,她也只能画俗画。不上色,会让她觉得这幅画不够完整。

她画的几个葫芦娃,需要上色的部分上完色,多有感觉啊!至于画情节的绘本,实在是太麻烦,一时半会的她也画不出来。只能有空的时候,再慢慢编画。

等她收笔,黛玉姐弟俩的旁边,已经放了三四本漫画书。而她刚上完颜料的画,也还需要时间晾干。走到姐弟俩的旁边,还听到黛玉妹妹在小声的给弟弟讲解。

佳芸平时很少贴近林弟弟,照顾他也是从上次他中毒后,她才去照顾过一个月。平时多是听黛玉小姐姐有空就说“今天弟弟做了什么、什么。”“我今天又给弟弟讲了什么故事”等等之类的。

就算听了那么多,也不如眼前看到的让她觉得:其实,不愧是姐弟,喜欢的东西都是一样的。不然一个三岁多的孩子能安稳的、认真的坐在那里那么久?

总不动也不是好事,便对姐弟俩说:

“玉儿、小锦,葫芦娃已经画完了哦!”

姐弟俩听到佳芸的话,一起站起来问道:

“画在哪儿呢?”

“在桌上。你们要不要去看看呢?”

姐弟俩异口同声的说:

“要!”

“那起来吧,只能用眼睛看哦,因为画上的颜料还没有干透。”

“知道了!”

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去看了七个葫芦娃,林弟弟才看到,就喊着:

“哇喔,我喜欢这个、这个、还有这个……姑姑,你就送这张给我吧?”

黛玉姐姐怕弟弟全部都要,也赶紧开口:

“玉儿也要,姑姑,你也送给我吧!”

看到姐弟俩这样,本来不过是幼儿水平的画,她也没觉得画有多好,只是这样的画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受孩子的欢迎的。反正也不是什么值得收藏的东西,他们姐弟俩想要就拿走好了。便说:

“那你们自己选吧,喜欢了就说,然后各放一边,等明天干了姑姑让丫鬟给你们送过去就可以了。”

有了佳芸的话,姐弟俩开始你一幅、我一幅的分画。分完了,还交代佳芸:

“姑姑,我们分好了。明天丫鬟来拿画的时候,你可别让她们拿错了哦。”

佳芸有些好笑的承诺:

“一定不会让她们给拿错的!”

得到满足的姐弟俩,在佳芸的催促下,才慢吞吞的跟着丫鬟离开佳芸的院子,去陪自己的父母,今个儿爹爹可是说了会早些回来的。他们好久都没能跟爹爹在一起吃饭了!


状态提示:第33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