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民国响马乱>第123章 反应

民国三年八月二十三,日本借口德国未回复最后通牒向其宣战。

日本人从欧战开打之刻便做起了战争准备,八月三日,由四艘军舰组成的第二舰队在日本佐世保做好准备,同时还在长崎、函馆、釜山等地布置舰艇,陆军参谋本部也对进攻青岛做出预案。

原时空日本共动员了独立第十八师团,加强一个独立旅团,两个野炮兵联队,四个攻城重炮大队,两个独立工兵大队,海军舰艇七十二艘并重炮队一个,跟英国人联合起来共五万人,只是这些人有不少是在十月份才到达中国,所以他们起先用于作战的部队大概有两万多人。

相比王子安在这一地区部署有正规军十四旅、四十七旅、骑兵旅、第一旅、第二旅、陆军第一混成旅、青州骑兵团并特种兵部队共计两万五千余人,地方部队包括扩编的烟台巡防营共计五千多人,合计约三万来人。下属民兵则动员有近六万人,当然,说他们是壮丁也行,因为他们的职责是后勤,不过正规军伤亡太惨拉其上阵也是有可能的。

经过今年的扩兵山东总计不到八万兵马,但王子安可不敢一股脑全拉到胶东半岛,否则让北洋趁机灭掉就窝心了。而且那些人的担子更重,虽不用面对战力强悍的日本军人,可其周围省份有庞大驻军,其中直隶六万多人,河南四万,江苏七万,少点的安徽不到两万,总计有二十余万,不过袁世凯也不可能一窝蜂把人全弄来,真要围剿不计他省援军估计能有十多万人,靠着手中毒气弹把他们打怕不敢上前还是很有可能的。

……

“大帅,大帅。”殷恭先一路大呼小叫的跑到张勋屋里,“山东又发通电了。”他现在窝徐州整天介没事儿干蹲电报房等着各路牛鬼蛇神的电报,一有什么重大消息就跑来跟张勋分享。

“拿来我看看。”张勋一把抄过他手里的电文,一旁张文生也伸直了脖子听他念叨:“大总统、政事堂、外交部、参政院、社会各界公鉴:日人与我本一衣带水之关系,唇齿之邦,同种相亲,总恐不怠,奥塞惨剧岂宜再现,惜其自明治年间国力日盛,视吾中华软弱可欺,多有****。前清无能,甲午战败、庚子国变皆由日人所赐,其后与俄国交战于东北,然满清对此束手无策,宣布局外中立,使国民流离失散,此乃奇耻大辱。”

“现今日人再挑事端,要我划出黄河以南为中立区域,以便同德国交战,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更有其国内诸多政要言论为证…日人公然违反海牙第五公约之不得在中立国区域交战规定,此作为与德意志攻取比国列日要塞无有任何区别。”

“我山东军人生于斯长于斯,就食山东父老,任由他国交战于此,岂有面目存活…山东一省军力虽不足,然我等皆有必死之心以对他国侵略,山东各界扣,印。”

“霍。”张勋牙疼般的呲了呲牙:“你看这一串附属人名,王子安、李玉楷、王子柱、王朝俊、王长贵…聂宪藩?看来为了他爹的仇顾不得袁大总统了。”聂宪藩父亲聂士成战死于庚子国变,而八国联军主力是日本人,因此也可以将这事儿怪日本人头上。

张文生在一旁有些幸灾乐祸:“这下咱看大总统怎么办,人反正相当于叛乱了。”他们跟着张勋为袁世凯立下功劳结果给一脚踢开,现在还都憋着气呢,所以说话也就不太检点。

“这位才叫爷,以前有人说他性格有些二愣子我还不信。”殷恭先接过电报又看了下附属人名,心疼的叫道:“全中国可都等着接他电报,这么些机构人名得花多少钱,你看你看,这山东妇女联合会的名都加上了,她们有屁用,真拿钱不当钱使了。”

这会儿的电报不是接收方拿钱,而是发报方拿钱,按字计价,还死贵,有多少人接就得拿多少钱,可现在全国人民都在看大戏,因此王子安这封通电一出损失不小。

“山东本来就有钱,加上他这几年开矿建厂卖地抄家的少不了,再说人背后还有美国人当主子。”张勋摸了摸后脑勺上的辫子:“我估计他这肯定跟美国人商量好的,要不让他仨胆都不敢。”

“那他说的还这么义正言辞。”殷恭先叫道:“把日本人弄走换来美国人,他不白忙活么。”

“想远交近攻?”张文生疑惑的来了句:“咱先别管他了,大帅,大总统让咱集结队伍这是要北上啊。别看他那些主力旅全调鲁西胶东,可他那儿巡防营也不差,甚至他捣鼓的什么民兵训练都比咱好,而且数量庞大,听说有几十万人,鲁南又是他起家之地,真要开打咱可讨不了好。”

“咱手里这两万弟兄可是费了老大劲才攒起来的。”他继续说着话,反正屋里就三人不虞隔墙有耳:“可不能就这样败光,反正袁大总统也不待见咱们…”

“行了,说这些话有屁用。”张勋训斥道:“大总统发令能不去?这不成给王子安火中取粟了,那更麻烦;而且别看他那儿民兵说是几十万人,能有几杆枪,山东再富也养不起几十万人枪。”

“还有平时把队伍好好练练,连人民兵都比不过早干啥了,对了,给总统府和陆军部发报,徐州虽大然养兵不易,军械粮饷皆不足,叫叫苦准备多要点开拨费。”

“还真打啊。”张文生大惊失色,不应该啊,张勋愚忠那是对清廷,对袁世凯这欺负孤儿寡母的家伙不甚感冒。

“笨。”张勋有点恨铁不成钢的骂道:


状态提示:第123章 反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