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大宋兵器谱>第十四章 会师河西(上)
,整齐划一。

“其实呢,说到底也不算甚么秘密,只要多想想就能想得出来。”吴骥眉头一掀,道:“西夏虽是弹丸之地,疆域不够广阔,只要拿下兴庆府,西夏也就完了。可是,正因为如此,麻烦也就来了。西夏必须灭,可是,一定要灭得没有后患。”

“后患?”众将越听越迷糊,一双眼睛瞪圆,不明所以。

“吴都指挥,把西夏都灭了,还能有甚后患呢?”众将不解,齐声问来。

“西夏是穷山恶水,山高林密,使得西夏很穷,口众不多,财货稀少,是以,西夏虽是压着大宋打了数十年,仅能在陕州为害,不能打进关中。”吴骥站起身来,眉头一挑,道:“若只是要灭西夏的话,眼下正是良机。李宗保、梁熙率领的西夏精锐还没有回到西夏,兴庆府空虚,我们大军一到,一鼓作气就可以打下来。”

“是呀!”众将齐声附和:“西夏国内空虚,精锐多在陕州,若是我们赶到兴庆府,西夏必破无疑,而且,还是灭得很迅速!”

“问题就在这里!”吴骥踱着步,紧拧着眉头,道:“若是我们就这样灭了西夏,你们说,李宗保、梁熙他们会做甚么?投降?即使他们投降了,他们率领的精锐难道都投降大宋?我看不见得,会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愿投降大宋,他们一旦钻进横山,即使不去横山,而是去其他的山里,那也是巨大的麻烦。”

说到这里,略一停顿,声调陡然转高:“你们要知道,西夏别的不多,高山林密最多,随便往哪里一钻,占山为王,与大宋为敌,你们说,大宋如何应对?这是不是天大的麻烦?”

“这个……”众将张口结舌,无言以答。

吴骥所虑非常有道理。若是眼下灭了西夏,李宗保、梁熙他们率领的精锐,肯定有人会投降宋朝。当然,也有不少人会钻到高山林密里去做山大王,与宋朝为敌,到那时,宋朝还真是头疼。

西北之地,多的是崇山峻岭,即使宋朝派出数十万大军,也是派不上用场,没有大军驰骋的战场,反而会窝兵。

“这不过是两大危害中的一个罢了。”就在众将惊疑之际,吴骥又说出了一句让他们心惊的话:“我在军务之余,查阅了一番史书,深知西夏之地的与众不同。这里没有平坦的平地,有的只是高山密林,自古以来,就是华夏的麻烦之地。大漠,虽是华夏的大麻烦,可是,大漠一马平川,便于大军行动,只要华夏立定一心,拿出气魄来,派出大军,就能击破!匈奴、突厥,不正是这样给击破的?”

话峰一转,道:“西北不同,即使强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在西北也是遇到了大麻烦。大军派不上用场,兵力少了又无能为力,秦军、汉军、唐军都吃过苦头的。”

“是呀!”皇甫嵩若有所悟,道:“秦始皇扫灭六国后,就对盘踞在这里的羌***举用兵,却是收效不大。汉武击破匈奴后,汉军也曾对这里大举用兵,赵充国、段炯、张奂都取得不错的战功,却是只能重创羌族,却不能彻底剿灭。就在于,羌人一旦钻进深山里,大军派不上用场。”

西北之地对华夏的威胁不算太大,除了吐蕃、西夏的崛起以外,历朝历代都没有太大的威胁。可是,不论华夏如何努力,都不能彻底解决这麻烦。

大漠之上,匈奴、突厥这些强横的游牧民族,先后被汉唐给干掉了,而盘踞在西北之地的羌人仍在。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那里的地形造成的,山高林密,地势险要,地形复杂,易守难攻,使得华夏有力也使不上。

西北自古多匪盗,原委就在这里。

“在崇山峻岭里,必然还有不少羌人。若是我们灭了西夏,他们有些会降了大宋,有些会与大宋为敌,这又是一个大麻烦。”吴骥眼中光芒闪烁,道:“是以,西夏之灭,一定要灭得恰到好处!不能留下后患!”

“吴都指挥,要怎生灭西夏?”众将齐声问道。


状态提示:第十四章 会师河西(上)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