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青春校园>惊雷入汉>第三百二十三章 扣境(上)
担心这武力强大的汉王朝是否能持久。更让有心人看到了这汉朝并非是无懈可击,至少两名太子先后被杀,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大汉皇室的耻辱。

若不是皇室内部有一定的问题存在,何以先后两任太子都选择铤而走险?

晋国选择在这个时候集结兵力大有跨河一战的架势,有些人看到了希望,有些人却是无所适从。中原百姓官吏大都是魏国遗民,晋国脱身自魏可并不是魏国,而是晋国。

换句话说魏国的遗民已然被汉朝征服,而今又要做晋国的奴隶么?

百姓官吏如此,背后的世家豪族也是各怀心思,但却是不敢声张。因为就在河北的消息传出来不久之后,各地的世家有一些已然被汉军连夜抄袭满门抄斩。平白无故的下此狠手自然是引起民愤,然当地官府出示的证据让人心服口服!

明白人到了这个时候便知道了这是汉朝的秘密组织呼雷阙的功劳,同时也清楚眼下轻举妄动只会招惹祸端。河北大张旗鼓自然是要看中原大地的反应,否则直接杀来便是了,何必搞得如此声势?

汉人自然也清楚对方的用意,那何攀离开呼雷阙后便全身投入到了工作中,加上从雍凉,荆州,江南调集的人手对中原的世家豪族以及与晋人保持联系之人进行大规模的搜索与镇压!

所谓拔出萝卜带出泥,每拔出一家便有新的收获,没有人是宁死不屈,就算有宁死不屈的也不是所有人都宁死不屈。言行拷打威逼利诱都是办法,总是有人吐露同伙,吐露他人。只要投入的人力足够,力度足够,摧毁那些暗中制造谣言的细作并非难事。

两国在民间舆论上明争暗斗,实则攸关中原大地的归属问题。若是内部谣言弹压不住,说明中原人心归属向晋,那么汉军等于是内忧外患,不得不小心防范,而晋人则大可以对症下药,内外夹击之下争取赶跑汉军。

许昌城中刚刚抵达的汉军大将诸葛瞻先行奔赴大将军府邸,请教姜维的意思。姜维当年师从诸葛武侯,而诸葛瞻却是诸葛武侯之子。二人可谓同门,却又并非如此。

诸葛武侯cao劳国务军政,少有时间教导子嗣,姜维跟随身旁倒是时时刻刻可以得到补益。因此姜维之风格与诸葛武侯颇多相似之处,皆是废寝忘食,为公废私。诸葛瞻常年居住在成都,受母亲黄氏影响较多,琴棋书画无一不jing,充满灵xing。

“瞻知大将军不宜cao劳,然事出突然不得不冒昧请教,还望大将军见谅!”诸葛瞻风尘仆仆来到房内,迎着姜维略带讶异的目光拱手道。

姜维微微点了点头,一抬手身旁的侍从连忙把姜维扶起,然后知机的退了出去。这个时候姜维示意诸葛瞻先行坐下,眯缝着眼睛道:“思远急急前来,可是晋人有了兴兵之意?”

诸葛瞻点头道:“大将军所言正是,晋帝司马攸调集各路人马汇聚邺都,大有南下之意。眼下中原形势不宜开战,目前晋人只是试探,相信战事不ri即开!”

“嗯……晋人此举看似试探,实则掩人耳目,须防其暗度陈仓。陛下把军事大权托付给思远,甚合老夫之意。此乃大将军之印绶,便交托思远了。”姜维手捻须髯,从怀中掏出大将军之印绶交给诸葛瞻。

诸葛瞻跪在地上接过印绶,见姜维闭目不语,心知其意,便缓缓退出房去……

在诸葛瞻去拜访姜维之时,从川中几乎同时抵达的黄崇已然召集了许昌的江统,刘汴,柳隐,文虎,姜聪,诸葛怀等百余文武在临时将府准备就绪,等待诸葛瞻安排一应事物。

……

濮阳,黄河岸边。

汉军濮阳守将梁正统兵三万余人镇守濮阳,自从听闻晋人聚集兵力,便开始加派兵力ri夜巡视黄河岸边。汉朝水师有从大多数岸边登陆的能力,晋人久与汉人打交道,自然也会效仿汉人的做法。

因此晋人南下的攻击地点或许不变,可登陆的地点并不一定要在平素的紧要之地。

攻者的手段有所变化,守御一方自然也要投入更多的能力,如此方可以提前发现敌人的行踪,避免被其打一个措手不及。

夜seyin翳,黑云遮月,一片片雾气笼罩岸边,这样的天气并不多见,可一旦出现便要提高jing惕。

巡视江边的汉兵五人一组,手提灯笼火把沿岸巡视不断。每十五人负责五里的岸防,每一个时辰便有另外三组人前来轮班。这样的天气瞭望的也不算远,但若大批的晋军战船来袭,还是可以辨别出光亮的。

每隔二十里便有一处军屯,军屯内有二三百名军卒负责轮换岸边巡视的同袍,以及当地的守卫工作。营屯内部设有土台,那土台颇为高耸,一旦发生紧急状况便可以点燃烽火狼烟传递jing讯。

汉人占据濮阳也没多久,又经历了一番大战,在黄河岸边建立烽火台以便监视河面动静的工程还没来得及实施。况且眼下濮阳这前沿重镇也不能大兴土木,发动劳役去做这些事情。

若是两国结盟之后,倒是可以如此,可在此之前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与人力物力来cao办此事。

为了确保濮阳的安全梁正更是在濮阳城前方屯驻了两支三千人的人马,作为屏障。

濮阳城的军民百姓都在熟睡之中,可城外却是忽然燃起了大火!!

火势冲天而起,伴随喊杀之声,瞬间惊醒了濮阳城中的军卒百姓,更是让梁正猛然爬起,来不及披上衣甲便奔赴城头。


状态提示:第三百二十三章 扣境(上)--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