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青春校园>惊雷入汉>第三百三十三章 平分秋色(下)
军之阵势?”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有人道:“我等每ri督战城头,自然看在眼中,将军所指的是?”

张奕双目一亮道:“这数ri来敌军皆是先行劝降,然后攻城,攻城之后又是如此,重复数次而止。攻坚之时我等穷于应付,劝降之时可有一战之机?”

这番话颇为大胆,晋军被塞外联军每ri连攻压得透不过气来,如今张奕竟是提出了反击的举动,不说是否可行,单是这股斗志便让在场之人觉得信心倍增士气大涨!

“细细思来将军之言可谓深谙用兵之道,只是塞外大军在彼极近,此举恐怕难以实行。”大家商讨一阵之后,有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劝降之时投靠匈奴的汉人官吏距离城池颇远,扯着嗓子喊话城上能够听得真切,可又无法以弓弩she之,唯有任凭对方话语尽数传入耳中。而塞外各部人马离着负责劝降的汉人官吏也不过是百多步的距离罢了,这么短的距离张奕想出城斩杀这些劝降的汉人官吏,恐怕即便功成也难以脱身……

张奕闭上双目想了又想道:“挑选军中骑术jing良之将校百余骑随我出城,本将军当有六成把握可以及时返回!”

晋昌城并非是什么大城,没有护城河之类的设施。因此只需打开城门,便可以迅速的冲出作战!百骑之数在这般战场上可谓不堪一击,但斩杀那些负责劝降的汉人官吏,晋朝叛臣却是绰绰有余。

百骑之众行动方便,进出城门所需时间足够短暂,杀人之后迅速回转,只要动作迅速倒是也有几分可能退回城中。但无论如何,此举甚是凶险,众人听了脸上皆有难se,屡屡劝谏张奕不可以身犯险。更有军中将领要替张奕出城,功劳都记在张奕身上也可。

张奕起身奋然道:“此举虽是九死一生,本将尚有些许把握。若是再拖延十天,城中状况如何尔等可有半分把握?”

众人七嘴八舌正在劝谏,听到张奕的话语却是各个膛目结舌一脸忧虑神se,无言以对。晋廷之统治本就是根基不稳,南北连番作战更是劳民伤财国立大损,这样的情况下百姓生活疾苦可想而知,如此的统治还会有多少人忠于这个建立不超过三个月的国家?

十天时间并不是如何漫长,但若是没有解决之道,单单凭借城中的镇压与管制,恐怕是毫无效果的,只会让情况愈加的恶劣。唯有张奕所提出的解决办法才可以斩草除根,至少能够稳定局势,稳定人心,让这晋昌城能够守得久些。

“不用再说,明ri挑选军中擅于骑战之将校随我cao练,待熟练之后本将军便亲自斩杀这些叛臣头颅以安军心!”张奕断然喝道,一脸坚毅神情。

……

山野之中祖逖兄弟二人策马寻路,似乎在寻找什么。二人身上的衣甲满是血迹,可气se比起数ri之前都是好转不少。

平北将军司马泰拔军而走时留下了干粮与二人的战马武器,兄弟二人寻了一处僻静的所在好好调养了两ri后,计划已定便开始依凭印象寻找记忆中的屯兵之所。

“兄长,既然山中屯聚的兵马已然全数召回,我等这般寻找又为那般?”祖约与祖逖并骑而行,四下张望之际问道。

祖逖同样四下观察闻言答道:“据为兄所知当年此地屯兵不足三百,却是营寨常在,乃是为守卫这山间小路而设。虽然兵将早已撤走,但营盘与军械应是都在,若可寻之,可作为你我兄弟招募抗击匈奴勇士的资本。”

祖约微微皱眉道:“兄长莫怪小弟多言,大战之下此地营盘军械多半是不在的,我等兄弟这般寻找岂非浪费时间?”

听到弟弟如此言语祖逖勒住马匹,凝视祖约道:“族中老幼落入蛮夷之手,我与约弟你同样心急如焚,眼下你我兄弟唯有依靠自己方可成事。为兄也知此行未必便有所获,然若是不付出辛苦,凭借你我兄弟二人如何驱逐蛮夷还我华夏河山!”

“祖约知错了,兄长切莫动气。”祖约闻言一震,看着祖逖又是笑道:“兄长你素来放/荡不羁,想不到对于各地军情如此留心。”

祖逖长叹道:“今时今ri祖逖方知大丈夫处世之意,只叹往昔轻狂耽搁年华,眼下就算万般辛苦,你我兄弟也定要组织人手抵御外敌侵辱,早ri救出家人!”

“小弟以兄长马首是瞻,万死不辞!”兄弟二人四只大手握在一处,会心一笑纵马飞驰于山中。

晋国主力人马向晋阳撤退,平北将军司马泰一路之上闷闷不乐,众将见了也是无从劝起。四万余人的部队不过两战,几乎在同一时间落败,丢了两座城池不说,更是葬送了整个新兴的局势。

依照雁门郡的情况来看,余下云中,晋昌,原平能够支撑多少时间大家都是不乐观。要知道自从塞外联军入侵晋国以来,投靠匈奴的汉人文武官吏士民已然不在少数了。

这样的压力与趋势下,想要扭转乾坤甚是困难,云中等三城虽然是晋帝司马攸特别亲近的重臣刘弘负责镇守,可孤立无援,救兵以绝的情况下会是怎样的结果大家心中同样是没有信心。

快速的战败与令人堪虞的局势,身为司马氏宗族的司马泰比常人更加的忧虑,还没到晋阳人已经苍老许多,身子开始衰弱起来。

“此战之败在于为父,二城若可保一何至于斯!”马车之中司马泰好不容易张口言语,却是这般的痛心疾首,老泪纵横。对于司马泰来说在族中并非是出类拔萃的人物,可


状态提示:第三百三十三章 平分秋色(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