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青春校园>重生之俗人崛起>第二百零二章:我想买下来

对于柳相对的叙述燕南天听的很仔细,他认真的琢磨着对方话语里面提到的门槛这个问题,眉头轻轻的扬了起来。

“你有内部消息吗?”燕南天奇怪的问道。

“其实不用内部消息的,纵观所有新兴的行业发展轨迹,每一个都是从无序开始的,随着从业人员的增加以及不良竞争越来越激烈,国家肯定会出台相应政策来规范这个市场,以求做到合理和有序,这是必然。”

柳相对给出的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解释,燕南天未置可否,只是扭头看了看,他听出了柳相对解释的有点敷衍,但他也没有继续纠缠着问下去。

“这么说你的思想还是很坚定?”

“对,至少对于京都这个市场的开拓,我认为这个时间是合适的。”柳相对语气很坚决,他意犹未尽的说道:“单纯从经济角度,我们就算在这个市场做不到如山塘那样的市场份额,但从这里攫取到的净利润也会远超山塘,它的基数太大了,另外这里的消费理念跟山塘也有着本质的区别,人们愿意投入更多的钱花在装修上。”

“而从全国版图上来说,山塘只是偏居一隅,影响力绝对不如京都,明珠,津门这些一线的城市,我们老是故步自封,不开拓出去,那么对于自身的发展没什么好处。”

燕南天的眉头又皱了起来,其实他不完全赞同柳相对给他的解释,拿他地产的经验来说,这次的扩张很可能会栽跟头,因为饰家虽然在山塘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但是它的成功里面有很多偶然的因素,比如自己这个地产公司老总的合作者,比如翰林小区的开盘借势,比如电视台无意间的宣传扩散,他现在有点觉得柳相对太冒进。是比较危险的一种行为。

这就是老牌商业领袖与新晋的商业精英之间的理念对撞,燕南天是根据二十几年的商业经验做出了不宜扩张的论断,而他估计的柳相对是基于山塘公司的成功做出的扩张行为,两人都有充足的理由。谁无法说服对方。

但是燕南天的胸怀确实是一般人无法比拟的,在双方的理念存在冲突的时候,他会将话题晾一晾,让双方都冷静一下,于是他转移了话题。谈到了这个要租的门面。

“相对,怎么想到租这么大的一个门面,并且在这么偏僻的地方?”

这句话没有问题,之所以说这是个偏僻的地方,一是南三环所处的地理位置相比较而言是稍显落后的,二是这个店铺所处的商业环境不太好,附近还有几家空着的店面,街上来往的行人也不是很多,还有一点就是对装饰公司而言,附近开盘的小区不是很多。

“店铺大小不是大问题。大一点跟小一点在租金上相差无几,这个店铺的格局正好能够解决我们外来施工人员的住宿问题,我之所以选在这里主要的原因是它的租金很便宜,还有就是交通比较便利,最主要的是,因为这里相对落后,所以未来这里楼盘开发的动作会更大。”

还有一个原因柳相对没有开口,在这个时间点那个后来最大的家装行业的旗舰已经开张,虽然现在不显山不露水,但他们的发展速度也会很快。虽然由于自己的重生可能会造成无法预计的变数,但柳相对尽量规避了与他们直接碰撞的风险,所以与他们划城而治,一南一北。

“你觉得租金很便宜?”

燕南天继续开口问道。

“如果单纯从金额上说是有点贵。但这里是京城,这么大的店铺只有十万的年租金,我觉得够便宜了,店铺租金相对于它能给我们带来的收益,所占比例小的可怜。”

晚上睡不着的时候柳相对又估算了一下京都大概的装修利润率,他尽量将工费打高。可净利润也是很惊人的,比自己制定的百分之二十五要高八到十个点。

虽然只看了几家,问了几家,但柳相对觉得这还是有一定的代表性的。

听了他的回答燕南天沉默着没再说话,而是若有所思的看了看这座楼。

“其实......”

柳相对沉吟着开口了,他觉得有必要将自己的一些特殊想法告诉燕南天,以期求得他的支持。

“其实还有一个更加省钱,甚至赚大钱的方法。”

听到这句话燕南天转过了头。

柳相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他看了看车窗外现在还显得宽松的车流和人群,平静的说道:“京都现在的房价只有三四千块,这个价格在现在看来可能不便宜,但我估计它的涨幅空间会很大,并且会很迅速,我觉得现在与其租房不如买一套,特别像这种临街的店面,它在将来会变成一笔巨大的财富。”

燕南天听的瞠目结舌,他没想到柳相对说道的省钱办法竟然是将这座楼买下来,这个想法他确实把他吓了一跳。

随着柳相对的讲述他也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面色显得非常凝重。

“相对,你没开玩笑吧。”

柳相对摇了摇头,这个想法他很早以前就有过,但原来条件都不成熟,一是他不确定自己能不能遇见值得出手的合适铺面,二是自己,甚至自己家里没那么多钱,外地人贷这么一大笔款买房现在不是很现实,另外一个就是回款周期有些长。

任何一个地方的房价都是逐渐涨上去的,京都也不例外,柳相对记忆中这里房价的大幅度增长应该是在2005年开始的,距离现在还有九年的时间,除非钱多的没地放,否则单纯做投资的话不太划算。

可现在不一样,他们


状态提示:第二百零二章:我想买下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