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言情总裁>乱世铮妍>晋封蜀侯 2
,属下们的意思是要隆重,要盛大,动静怎么大怎么搞。毕竟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什么的容易搞。

可是,刘妍却否定了这个提议,她要求她的封侯仪式走铁血路线,封侯什么的怎么简短怎么搞,完了之后的重头戏是阅兵式,她要把检阅军队作为封侯仪式真正的重头戏。

这个提议一出来,蒋琬糜竺傻了,他们之前预备的提案都不用提了,全部否决了。这封侯仪式变成了阅兵式,那你找我们两个来商量什么?你直接找两位军师将军商量啊!

除了封侯大典,另外一件事同样很让糜竺和蒋琬感到苦逼,那就是刘妍宣布要增税。

按说这对财政部长糜竺来说,是个好消息,因为他入职以来,只听见减税,休养生息之类的命令,从没听说加税。现在政府需要花钱的地方越来多,财政吃紧不是一天两天了,糜竺盼增税令好比久旱盼甘霖。

但是,关键是但是,这次刘妍要收的税种,一种叫通盐税,一种叫通锦税。她要把蜀盐和蜀锦贩卖出去,不仅仅是贩卖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内,还要贩卖到北方,甚至更远的地方。

只要有商人敢来买,给了足够的价钱,就可以把这两样东西卖到他们想卖的任何地方。

要知道,眼下天下并不太平,布帛绸缎什么的也就算了,盐可是和米,铁一样属于战略资源,一般统治者只会允许自己内部流通,绝对不会允许贩卖到敌对势力那边去。可刘妍偏偏要打破这个惯例,开盐禁。

糜竺想要开口劝说刘妍改变主意,但刘妍却表示开盐禁只是第一步,她的最终目的是要天下所有的商人都来给她跑腿,而她坐收商业税。

刘妍在长沙的时候见多了辛辛苦苦种田却因为天时不利而难以自足的情况,偏偏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还要收农民的税,地主还要收佃户的租,农民们的苦逼可想而知。

因此,她认为,政府从农民身上收的税应该少,甚至应该适当减免,真正应该盘剥的,是商人。

商人做的只是搬砖的活儿,把东家的货卖到西家去,从中赚取差价牟利,这比面朝黄土背朝天轻松多了,抽他们的税理所应当。

面对刘妍的这种理论,商人出身的糜竺一时竟无语问苍天。

在这个战乱的年代,只要是需要走南闯北的营生,都是火中取栗,极度危险的。谁说商人不辛苦?士农工商,商人敬陪末座,本就不受上层建筑们的待见,刘妍如今的做法让糜竺为商人同胞们掬一把同情泪。

只是这两人都不会把苦逼的心理活动说出来。各自领命退出去后,擦擦头上不存在的汗水,相对苦笑,摊上这么一位不走寻常路的上司,还真不用他们费心准备什么意见建议,人家脑回路和他们这些凡夫俗子不一样。

于是,公主府例会上,当蒋琬把这两件事告诉诸位之后,军演的事情让徐庶和庞统两个毫不知情的当事人当场差点失态了,尼玛事先一点风声都没有啊!我们都以为你要的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啊!

庞统望向徐庶,以为作为公主西席的他会多知道一些内幕,谁知一眼望去对方也是一脸懵逼,顿时让他泄气了,这大概又是老板的临时起意吧。

他们两人懵逼,糜竺和蒋琬却明白刘妍为什么要把这件事也告诉给他们知道了。

因为军演虽然是重头戏,但军演之后才是他们这些臣子们想要的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刘妍要用长公主和蜀侯的双重身份犒赏三军!

所以,压力山大的,是两位军师和诸位将军校尉们。蒋琬糜竺他们这些搞后勤的在明确了刘妍的真实意图之后反而为她的决定叫好了。

就这样,封侯大典的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荆州,益州,新扬州,交州,海外夷州……凡是长公主势力辐射到的地方,人们无不翘首以盼,等待这历史性的一天。

建安二十四年九月,刘妍在成都祭天,自封蜀侯,定都成都。消息一出,天下震动。

曹操气得头风发作,合肥李典,西凉曹洪,曹彰先后收到加紧备战,随时准备进攻。

然而,谁都知道这只是摆摆样子,雷声大雨点全无。现在,已经没有人能改变二分天下的定局,刘妍这个蜀侯,做得踏实又稳当。

只是,建立侯国,自立为主之后,刘妍马上就遇到了新的,更严峻的问题。

这是一个她一直都在思考却一直都没有真正放在心上的问题。以前觉得还太早,谁知现在却是事到临头不能再拖了。

这个问题就是传承问题,是时候为自己寻找和培养继承人了。

刘妍心里一直存着这个问题,可她从没公开提起过。之前为了开蜀道的事情对张松等主要负责人流露过自己已经选好了接班人的意思,但实际上接班人什么的,她根本没想好。

谁会愿意帮她填挖了这么大的坑,谁又能填好这个坑而不是挖一个更大的坑?

虽说她现在能在国土面积上和曹操分庭抗礼,但曹操有姬妾无数,子女更是不缺,曹操要头疼的是儿子们之间你争我夺的问题。可刘妍呢,没有子女,没有传承,这继承人的事情要怎么解决?

徐庶庞统等人想到过这个问题,心急却从未表露在脸上,也从未向刘妍提过这个问题。因为他们都知道,这是刘妍目前无法解决甚至无从着手的问题。

但其他关系远一些的官员们都坐不住了。眼看主子已经立国,却迟迟不立后嗣,怎么都让人踏实不起


状态提示:晋封蜀侯 2--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