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玄幻奇幻>墨道黎明>第83章 取胜之法

古孟距离秦墨所在的位置较近,很快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中午用餐的时候明明交代他主攻,不要留给对方喘息的机会,现在倒好,他居然用连字成兵中的“辽守”,让人大失所望。

秦墨拥有左右开弓的技能,但是左手写字远不如右手,所以时常是以右手为主,左手为辅。

在头角狰狞和落笔有声两种技能的辅助之下,“辽”字写得极为成功,“守”字的起笔也很好,随着左右翻动手腕的动作,笔锋在纸面上留下完美笔迹。

“辽守”二字完成的同时,杜子秋手中的五枚棋子闪出光芒。

字迹化作一名汉朝将军和三名长枪步兵的组合,四人身穿黑色铁甲,将军坐在战马背上,黑色披风无风自起,发出猎猎声响。

将军便是三国时期的曹魏大将张辽,他头戴铁盔,手持一把长柄钩镰刀,威风凛凛。

他将手中长刀一举,三名士兵同时动起来,分别站在秦墨的左后和后面。

张辽负责正前方的防御,四个人将秦墨围在中间,看起来很保险的样子。

“连字成兵第二境,秦案首果然不凡。”有人开口赞道。

连字成兵虽然是童生必学之技,但是能达到第二境、第三境者甚少,特别是在比赛这种强大的压力之下,能做到的人就更少了。

古孟脸上没有丝毫笑容,他觉得秦墨在战术上犯了严重错误,消极防御是没用的,应该以凌厉攻势在短时间内震慑对手,方可立于不败之地。

再看杜子秋这边,五枚棋子化作五名古代士兵,他们身穿西周战袍,盔甲是用青铜铸造而成,略显粗糙,但防御力不容小觑,因为青铜甲够厚。

五个人使用不同武器,从左至右分别是持殳的重甲武卒,双矛战兵、弩手、长戈兵以及戟士。

殳是古代兵器中的典型,简单说来就是矛和锤的结合体,前端为三棱形的矛头,十分锋利,尾端带有尖刺的圆形锤头,连接在一丈多长的木柄上,可以满足刺杀和锤击两种功能。

双矛战兵右手持长矛,左手为短矛,相互配合使用,远可攻近可守。

弩手的铠甲在五人中最为简单,只有胸口部位加挂青铜配件,其他部位以褐色皮甲为主,他手持一把重型弩机,背上扛着两个箭囊,各有羽箭数十支。

长戈兵的武器是一丈长的三头戈,既能劈砍又能刺击。

戟士是唯一拥有佩剑的人,除了单手杵地的倒刺三叉戟之外,腰间还悬着一把青铜剑,长度在两尺半左右。

这便是棋道文士常用的防御之法,一般难情况下棋道童生很难做到同时使用五枚棋子,多数人只能使用三枚,杜子秋的实力显然比同窗们高很多。

五名士兵结成弧形阵,保护杜子秋所在的区域。

观众们逐渐看出门道,有人开口问:“两人都选择防御,怎么打啊?”

“秦墨应该会主动攻击吧,他有左右开弓的能力,总不至于再来一层防御吧?”

“谁说得准,杜子秋在号称试前秀才终结者,秦墨小心应对也是情有可原的事情。”

就在这时,五名士兵突然向前推进。

大家更纳闷儿了,黑棋是用来防守的,难不成他要进攻?

按理说杜子秋不应该犯这种低级错误,他可是两次战胜试前秀才的人。

下一刻,众人恍然大悟。

原来是秦墨完成左手“轰”字的书写,字迹变成白色气雾化作三辆古代战车,前面一辆四马战车,后面跟着两辆双马战车。

杜子秋知道秦墨的书写内容,所以提前做出安排,让士兵向前进行,一是为了缩短对方的冲锋距离,使之不能发挥出战车应有的冲击力二是增加自己这边的防御空间,遇到危险的时候可以节节抵抗,同时也能赢得更多的反应时间。

轰隆隆!

三辆战车上的六只车轮同时向前滚动,压在石砖地面上发出声响。

嗖!

对方的弩手放出一支箭,由于距离太近,弩手又是以逸待劳,四马战车上的驭手躲避不及,被弩箭直接命中脑门儿,箭头从脑后透出。

虽然战车已经启动,但失去了驭手对行进路线的把控,很容易发生偏离现象。

好在比赛场前后不过十二丈的长度,没有驭手影响不大。

四马战车上的弩手搭箭还击,但是被对方弩手轻松的躲过去,另外四名士兵各自上前一步,将弩手护在后面,并且挥舞兵器攻击战马。

战马身着重甲,但是在殳、矛、戈、戟这种前端锋利的兵器面前,显得不堪一击,受到攻击之后它们发出悲鸣,连带着后面的战车一起消失。

秦墨微微皱眉,盼望着两辆双马战车能取得攻击效果。

叮当!

嘭!

战车上的士兵凭借高度优势挥舞长戈,看似占据上风,其实不然,双马战车的车厢面积有限,除了驭手之外只能站立一名士兵,而对方有四名近战士兵,占了人数优势。

而且还有一个鸡贼的弩手躲在后面放冷箭,让人防不胜防。

五个士兵一边后退一边战斗,因为距离上的问题,战车只能缓慢向前推进,原本的冲击力未能发挥出来。

片刻之后,两辆战车消失不见,秦墨的攻击宣告失败。

不知不觉间,古孟的眉头成了“川”字,从刚才的攻击结果不难判断,秦墨的一举一动都在杜子秋的掌控之中,也就是说不论面对什么样的攻击,他都能提前做出安排。

因为占据绝对


状态提示:第83章 取胜之法--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