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崇祯有家店>第四十七章 放长线
定,他是真的福寿膏的幕后老板,还是只从别人那里拿货。

福寿膏的事情是皇上交代的,田尔耕非常的慎重,不但想抓到人,还想找出他们存放福寿膏的仓库。

一旦找到仓库,田尔耕就准备来一个连锅端,把这件差事彻底办得漂亮了。现在皇上心情这么不好,自己能够拿出这一份功绩,自己在皇上面前的地位就更稳固了。

“小的田学栋,是小店的老板,咱们这都是小本生意,怎么能请得起掌柜的!”

站起身子,轻轻的拍了拍田学栋的肩膀,扈巡沉声说道:“我这一次来是有一件大买卖和老板商谈一下,这里有没有安静一点的地方,让咱们好好的谈一谈?”

“有,有,大人,这边请!”田学栋脸上带着笑容,做了一个请得手势。

扈巡则是一脸倨傲的走在前面,在田学栋的指引下来到了后面的雅间。进入房间之后,田学栋四下打量了一下,发现环境还不错,点了点头说道:“田老板这里还不错啊!”

“谢谢大人夸奖,平时用来招待客人的地方,希望大人不要嫌弃!”田学栋脸上带着笑容,躬着身子:“如果有什么地方怠慢了大人,还希望大人多多包涵!”

“行了,咱们也别客气了!”扈巡一摆手,直奔主题道:“我今天来是为了什么,想必你也知道!”

田学栋一愣,脸上闪过一抹茫然,带着几分尴尬的说道:“请大人赐教!”

转过头看了一眼田学栋,扈巡心中又加深了几分警惕,这个田学栋是一个老手,看样子不好对付啊!顿时带着几分不耐烦的说道:“还能为什么,当然是为了福寿膏,你以为是为了你那几匹破布?”

“原来大人是为了福寿膏来的!”田学栋一笑,点了点头说道:“还请大人示下!”

现在朝廷也没有禁售福寿膏,之所以没有公开的卖,只不过就是因为量没那么大,只能是做其他生意的时候带着卖。田学栋一听到扈巡为这个来的,反而送了一口气。

别说锦衣卫的人,朝中的大臣,皇亲国戚,到自己这里买福寿膏的可是不在少数,绝对是供不应求。

“我要这个数,三天内给我准备好!”扈巡伸出手,直接比划了一个五的手势,说着拍了怕手,外面就走进来一个锦衣卫,在他的怀里面抱着一个木制的小箱子。

在锦衣卫的校尉将箱子放在桌子上后,扈巡直接将箱子盖打开了,里面是码的整整齐齐的金元宝。

“这是五百两黄金,算是这一次交易的定金,其他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扈巡说着拍了拍箱子里面的黄金:“全都是成色十足的金锭,而且是通兑金子,你可以放心的用!”

田学栋一愣,居然是通兑金?因为是黄金,所以说是通兑金,其实应该是通兑银。

通兑银是相对于官银说的,官银是用来入库的。也就是每个省的税收,财政收入。必须刻下官银标志的字样或图案。方便入国库管理。

官银的主要用途在,军饷,官薪,宫用,各地建设,赈灾等支出。

在官银支出给各地和个人以后,获得官银的单位或者个人,必须将官银再溶化一次,炼出新的银锭或者银块,这就是碎银的主要来源。这个也是一个名词的得来---“火耗”。指碎银熔化重铸为银锭时的折耗,或是银锭溶化为碎银的折耗。

在崇祯皇帝的新政里面,就有一条火耗归公,现在火耗已经成了官员和军官的主要贪污手段了。

通兑银就是相对于官银来说的,是将官银从新融化重铸的银子,走到哪里都能兑换的,是已经去除了火耗之后的银子。一般官府采买东西,用的都是官银,商户也不敢不收。

商户想要使用,还需要到官府去重铸,火耗部分又会被官府给扣下。而且很多官府下手都比较狠,他们的火耗都非常的高,商户只能打掉牙往肚子面咽。

扈巡拿来的是通兑黄金,使用方便不说,也能让田学栋多赚不少钱。

“五斤的话,这些黄金就足够了!”田学栋知道扈巡不可能要五斤,可是他却故意的这么说了。

看了一眼田学栋,扈巡一拍桌子,大声的说道:“田老板,你怎么回事?看不起我是不是?五斤,我要五十斤,三天之内给我准备好,不要耽误了我的事情,不然你这店也就别开了!”

“实话告诉你,不管你身后是哪一家,这件事情办砸了,那都没有用,咱们锦衣卫想收拾的人,还没有谁收拾不了的!”扈巡一副怒不可遏的模样,对田学栋说道。

“大人息怒,大人息怒!”田学栋连忙说道:“五十斤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小的一时半会也筹措不上来啊!”

扈巡一摆手:“其他的我不管,我只有三天时间,五十斤福寿膏,一点都不能少,要是少了一点,本官为你是问!”说完之后,扈巡将腰间的绣春刀拽了出来,一刀对着凳子就劈了下去。

黄花梨的凳子足够硬,可是还是被扈巡一刀劈成了两半:“如果办不到,那就试试我们锦衣卫的刀够不够快!”说完将刀还鞘,买着大步向外走了出去,再也没看田学栋。

带着人哗啦啦的出了绸缎庄,扈巡生怕露出马脚,带着人直接回北镇抚司了。

田尔耕站在二楼,看这身后的胡锦,沉声问道:“后面的人能接的上吗?”

“大人放心,咱们安排的都是好手,绝对没有问题,走出几十米就换一个人,绝对不会被认


状态提示:第四十七章 放长线--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