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大明狂潮>55 定海卫中

靠上码头,系好缆绳。

一下船的萧显和毛烈,就看到熊熊火把的照耀下,那位全副武装的张四维张指挥已经带着几个人在码头上迎接了。

迎了两步,张四维充满热情地朗声说道:“哎呀呀,徽帮与定海卫关系密切,萧舵主远道而来,定海卫不胜荣幸!”

“萧舵主和诸位徽帮兄弟们辛苦了!今晚就在定海卫中歇息一晚,也好让我们定海卫尽尽地主之谊嘛。”

萧显也是上前,打了个哈哈:“张将军言重了。我们这些人,都是下海讨食之人,每天风里来雨里去的、赶海蹈浪是分内之事,也没什么辛苦不辛苦的。”

“倒是将军是官、我们是民,将军能够如此折节相待,我们更是应该感到万分荣幸才是呀!”

张四维连忙大笑一声,朗声说道:“哈哈,什么官不官、民不民的?咱们都是为了一方百姓的安宁。徽帮与民公平交易、活人无数,我们守护海疆、抵御倭寇,大家都是为了百姓着想嘛。”

“大家都是朋友,就不要说那些见外的话了。”

张四维抱拳向徽帮的一众弟兄们见礼之后,才又双眼放光似的朝着毛烈见礼道:“毛公子果然是信人!昨日说是愿意帮官府与徽帮说情,今日就坐船出海了。”

毛烈双手一拱,微笑着回答道:“此事乃是义之所在,无所谓帮官府还是帮徽帮的。只有剿灭了为非作歹的陈思盼,我们浙江福建一带的百姓们才能平安生活不是?”

“而且,毛烈答应了的事情,自然是宜早不宜迟嘛。”

张四维听了毛烈的话,却是将大拇指一挑,大声称赞道:“好一个义之所在!”

说着,张四维扭头向跟在自己身后的几个人说道:“你们别看毛公子个头不小,但是他却是昨日才冠礼的。”

“不过,虽然毛公子年方十五,但是却是荆川先生唐顺之的得意弟子,学识渊博、甚得绪山先生、龙溪先生、荆川先生三人的看重!”

“昨日毛公子的冠礼,你们是没有到场,我去的时候,满场到贺的宾客们都是对毛公子赞不绝口啊!”

“其中就有以前经常与我们打交道的余姚县令、如今的湖广巡按御史胡宗宪胡大人和咱们的顶头上司丁湛丁大人。”

“昨日在闲聊时,丁湛丁大人说起如今咱们海道的困局,结果人家毛公子二话不说,主动请缨来帮咱们海道去和徽帮汪帮主说情,要凭借自己的才能去说服徽帮与咱们合作、共同剿灭为害的陈思盼那帮贼寇!”

一番话后,张四维身后的那几个人连忙向毛烈大礼拜见,称赞之声不绝于耳。

毛烈连忙躬身回礼,朗声道:“不敢当诸位大人如此大礼!”

“俗话说,国家危难、匹夫有责嘛。”

“毛烈虽为一白身之人,但是在此百姓遭难之际,也是应该出一份自己的力量的。正如毛烈方才所言:义之所在,为百姓生计即为义。无论是帮官府还是帮徽帮,都是为了百姓不再受陈思盼贼寇掳掠而为之、为了万千百姓的生计所考虑。”

“毛烈不敢当大人们之礼啊。”

“好!”

几位大人们听了毛烈一言,顿时齐声喝彩起来:“好一位年少义士,好一句国家为难匹夫有责!”

张四维此时才将自己身后的几人进行了介绍。

正如毛烈的猜想,那几人都是定海卫中的千户、百户们。

大家一番客套寒暄后,在张四维指挥的带领下,鱼贯进入定海卫中入席。

当然,能够入席的也就是定海卫的几位军官们,徽帮这边也就是萧显和十来位船主。

毛烈既不算是定海卫之人、也不是徽帮主事,不过在张四维先前的那般介绍下,定海卫众人倒是以贵客的方式进行了招待,甚至要比对徽帮管牍王清溪的招待更要热情一些。

趁着酒席未开,毛烈向萧显和王清溪那边张望了一眼,却发现萧显也是朝着自己这边看了过来。

两人对视一笑,并未出声说话。但是毛烈知道,萧显已经明白了定海卫这样区别对待的用意。

而在王清溪的脸上,毛烈却是发现了一丝的阴翳。

心中暗叹了一声,毛烈知道这个王清溪正如同萧显所说的那样,果然是有些小聪明,但是却不是一个能成大事、设良谋之人。

片刻之后,定海卫准备的酒菜陆续上了桌面。但是,这桌酒菜却并非有任何的丰盛、而是略有些寒酸。

换过了装束的张四维指挥,作为主人满脸愧疚地抱拳向徽帮众人致歉道:“诸位!本来呢,徽帮弟兄们远道而来,我定海卫理应是大鱼大肉、美酒佳肴来招待的。”

“只是,前段时间那陈思盼派了五十条广船闯入了金塘水道,截断了咱们定海卫和宁波府之间的通道,以致于宁波府无法给定海卫上运输补给过来。”

“咱们定海卫的情况,想来徽帮弟兄们也是知道的。自从太祖迁海之后,这么偌大的舟山岛上是一个平民百姓也没有,而定海卫又是海道卫所,不能像那些陆地的卫所那般开田种地、屯田养兵,只能靠着宁波府的补给度日。”

“金塘水道被陈思盼贼寇截断之后,定海卫中已经是有些日子禁酒禁肉了。这次徽帮弟兄们前来,我定海卫的弟兄们才能有今日这般的有酒有肉了。”

“说起来,我定海卫今日还是托了徽帮弟兄们的福啊!”

“不过,今天的酒菜,是我定海卫囊中羞涩,对徽帮弟兄们亏欠


状态提示:55 定海卫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